第一章:史學導論 -...

32
授課教師:王惟貞 1 第一章:史學導論 一、何謂歷史? 1)史家語錄: 蘭克﹙Ranke﹚「歷史是不折不扣的科學,科學的責任是重建過去的歷史。」 克羅其(Croce.)「每個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沒有客觀,只有主觀,是 史家的主觀」 貝克(Becker)「歷史事實,是人創造過去。」 希磊(Seeley)「歷史是過去的政治,政治是今天的歷史」「歷史知識是可以 造就政治家的」 柯靈烏「歷史,可以用合理的想像重演。」「歷史是人為了求自知而有的學 問」 卡爾(Carr)「歷史是現在和過去永無止境的對話。」 傅斯年「史料即史學」「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251H理論:who(人)、when(時)、where(地)、whatwhyhow 二、「歷史」三層次 1History as past actuality(過去發生的事) 2History as record of actuality.(過去發生事情的記錄,可能不全、不實) 3History as thought.(即思想史家的研究) 三、何謂世界史? 1)為什麼要有世界史? 因為人與人之間、各國與各國之間,都是息息相關的,如全球化之相關議題。然 而,在理解世界各國的歷史時,觀念上先要釐清中、西對立的格局;其次,必須 肯定中西文化之外的非西方文化,肯定每一個文化都有貢獻。 2)具備的態度: Open mind (開放的心靈)、Objectivity (客觀的自覺),即用「比較研究」的方式 來突顯每個文化的特殊貢獻。 四、古今歷史學家對世界歷史的不同認知: 1)遠古: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上古篇》:「遠在古代,歷史學家就已經把 記述歷史的範圍擴大到他們當時已知的世界。由於世界歷史在當時遠沒有像後代 那樣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即使是視野擴及全部已知世界的歷史學家,一般也不 會對所寫的歷史標名為世界歷史,也不會完全意識到是在寫作當時已知世界的歷 史。但是,他們畢竟把已知的的地理範圍視為一個世界,並且把發生在這個範圍 內的歷史記錄了下來。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為這個已知地理範圍所寫的歷史,就

Transcript of 第一章:史學導論 -...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

    第一章:史學導論

    一、何謂歷史?

    (1)史家語錄: 蘭克﹙Ranke﹚「歷史是不折不扣的科學,科學的責任是重建過去的歷史。」 克羅其(Croce.)「每個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沒有客觀,只有主觀,是史家的主觀」 貝克(Becker)「歷史事實,是人創造過去。」 希磊(Seeley)「歷史是過去的政治,政治是今天的歷史」「歷史知識是可以造就政治家的」 柯靈烏「歷史,可以用合理的想像重演。」「歷史是人為了求自知而有的學

    問」 卡爾(Carr)「歷史是現在和過去永無止境的對話。」 傅斯年「史料即史學」「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2)5W1H理論:who(人)、when(時)、where(地)、what、why、how

    二、「歷史」三層次

    (1)History as past actuality(過去發生的事) (2)History as record of actuality.(過去發生事情的記錄,可能不全、不實) (3)History as thought.(即思想史家的研究)

    三、何謂世界史?

    (1)為什麼要有世界史? 因為人與人之間、各國與各國之間,都是息息相關的,如全球化之相關議題。然

    而,在理解世界各國的歷史時,觀念上先要釐清中、西對立的格局;其次,必須

    肯定中西文化之外的非西方文化,肯定每一個文化都有貢獻。 (2)具備的態度: Open mind(開放的心靈)、Objectivity(客觀的自覺),即用「比較研究」的方式來突顯每個文化的特殊貢獻。

    四、古今歷史學家對世界歷史的不同認知:

    (1)遠古: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上古篇》:「遠在古代,歷史學家就已經把記述歷史的範圍擴大到他們當時已知的世界。由於世界歷史在當時遠沒有像後代

    那樣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即使是視野擴及全部已知世界的歷史學家,一般也不

    會對所寫的歷史標名為世界歷史,也不會完全意識到是在寫作當時已知世界的歷

    史。但是,他們畢竟把已知的的地理範圍視為一個世界,並且把發生在這個範圍

    內的歷史記錄了下來。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為這個已知地理範圍所寫的歷史,就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

    是他們各自所處時代的世界歷史。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九卷,

    主題在於記述波希戰爭中希臘人的勝利,但所涉及的範圍,包括地中海地區、多

    瑙河外、兩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帶,這大體就是希臘人當時所

    知道的世界。因此可以說希羅多德的《歷史》,就是當時希臘人已知世界的歷史。

    比希羅多德晚出的中國古代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全書的主體是漢天子

    統治之下的中國。但其所記史事的地理範圍,卻擴及西元前二世紀中國人所知道

    的世界。司馬遷沿用中國古代的習慣說法,籠統地稱這個已知的世界為『天下』。

    這個『天下』東起朝鮮,西迄大夏、安息,幾乎是歐亞大陸的一半。對於為這樣

    一個廣闊的地理範圍記載史事的史書,把它視為一部當時中國人已知世界的歷

    史,看來並不為過。」(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 (2)中古與近代: 基督教在歐洲盛行以後,影響了時人對現時、世界及歷史的看法。如四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的歷史終極是「上帝之國」在人間實現的思想。這

    個觀念支配此後中古時代的西歐史學發展,世界的主體也一變為歐洲,特別是以

    信仰基督教為主的區域,至於非基督教區域與民族,被排斥在這個「世界」之外。

    因此,中古歐洲的世界史,實際上是起自上帝創世,以西伯來為序幕,以歐洲為

    主體的基督教世界的歷史,這個觀念一直延續到十七、八世紀。與基督教世界並

    立的伊斯蘭世界(回教)史學家,也同樣受到宗教的支配,伊斯蘭歷史學家心目

    中的世界,實際上也是伊斯蘭教傳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圍地區,不過是這個世界

    的化外而已。「神的世界」,至此取代「人的世界」,歷史的主體從人變成神,如

    何榮耀上帝,變成人類歷史發展的主體。 在中國,自從司馬遷之後,從東漢班固的《漢書》開始,中國的歷史編撰以各個朝代斷代史為主,不過歷代史家仍然延續司馬遷的傳統,即以「人、人的群

    體、人的活動」為主體的記載傳統,因此在記載本國史時,會兼述周遭「蠻夷」

    的歷史。然而,以中國王朝為天下中心的觀念,逐漸滲透中國歷代統治者與人民

    的思想中,對四周民族的偏見處處可見,在明清時代達到頂峰,也影響了中西文

    化的交流。 不過,中、西史家對世界的認識仍有侷限:首先為地理因素的影響,即地理知識上的侷限,使史家們對世界的了解僅能限於某些地區;其次,是宗教與民族

    概念的影響,也導致史家在記載時會以某個宗教、某個民族為首,忽視、輕蔑其

    他的民族與宗教,而宗教意識的影響又遠大於民族意識的影響。因此,非中國、

    基督教、伊斯蘭的其他地區與文化,在世界歷史的舞台中消失不見了。 (3)近現代: 十四~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喚醒歐洲人對「人」的重視,啟蒙運動於焉盛行,十八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所著的《風教通義》,直接討論各民族的

    宗教與風俗,試圖突破基督教史觀的束縛,重新勾勒世界的大概;哥倫布在西元

    1492 年發現新大陸,揭開航海時代的序幕,打開歐洲人的視野,地理上的限制

  • 授課教師:王惟貞

    3

    於是慢慢泯滅,新的「歐洲中心論」,即「西歐中心論」形成,逐漸影響東方世

    界的發展。歐洲,成為世界歷史的中心。 當西方世界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時,中國卻走向閉關自守的態度,直到十九世紀鴉片戰爭後,才把眼光擴及整個世界,如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主持編

    譯的《四洲志》,內容包括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的歷史與地理。中國的世界觀,

    不再是以中國為主體的「天下」,而是被迫承認中、西世界並立。但是在歐洲新

    興史觀的影響下,中國的傳統史觀收到西方史家的嚴厲批判,東方世界甚至被矮

    化成西方世界的邊緣。直到二十世紀中葉後,中西世界經過不停的衝擊與挑戰,

    才開始學習互相尊重。世界史的範疇,也不再侷限於中國史、西歐史(含美國史),

    更擴及上述文化之外的地區與民族。 因此,如何走出過去的偏見,關注全體人類的發展,並尊重不同文化、民族間的差異,是我們研讀世界歷史時,需要具備的基本態度。

  • 授課教師:王惟貞

    4

    第二章:文明的曙光:肥沃月彎

    一、前言:

    (1)文明的起源與消失: 1、氣候說:指氣候變化影響人類之生存與否,如冰河。 2、土地枯竭說:自然決定人類發展,如沙漠化。 3、逆境說(challenge / response):環境的刺激,影響人類的文化發展。 (2)自然的恩賜:大河文明 人類的早期文明文明,主要分布區域大都建立在大河與支流的沿岸,特別是河階

    地區,除了汲水方便、便於灌溉外,也可以避免水患的侵擾。四個大河文明分別

    是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兩河文明(含蘇美、

    亞述、巴比倫、西台、猶太等民族)﹔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黃河流域的中華

    文明。 二、兩河文明往昔

    (1)考古概述 十九世紀初,為了適應西方列強侵略東方的需要,西方學者加強了對東方文化的研究,大批的考古學家湧向東方,1811 年,開始在巴比倫遺址開始進行考古。在十九世紀中葉,考古學家在亞述故城位置之「尼尼微」挖掘出亞述國王巴

    尼拔(c.668-627B.C.)王宮內之圖書館,出土二萬多塊之楔形文字泥板文書,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這些泥板,大多是王家檔案庫的重要文獻,

    也包含巴比倫時代許多優秀文學作品的手抄本,亞述的文學傳統即是承繼自巴比

    倫帝國。泥板還記載了巴比倫帝國與亞述帝國的文書、圖冊及書籍,其主要內容

    區分為七大類,分別為條約、書信、法令、國王命令、宗教銘文、文學與科學著

    作、王室經濟報表。其中,又以頌神詩、史詩的數量最多。 圖書的收藏雖是按照圖書的大小和形狀來收藏,但是圖書館中設有館藏圖書目錄,登錄所有的書名以供讀者查閱尋找,此外每本書(泥板文書)都有財產登

    記,並蓋上「天下之王、亞述王亞述巴尼拔宮廷」的印章。這些文書都是亞述官

    吏根據國王的命令,從巴比倫各地城市、神廟中蒐集來的古籍,或是根據古籍抄

    寫的副本。 除了尼尼微的宮殿遺址外,許多古代著名城市如杜爾、沙魯金、烏爾等城市,也再度出現西方世界的眼前。壯麗的遺址與豐富的文書,震驚了當時的歐洲人,

    也喚醒世人對巴比倫文明的回憶。 (2)兩河流域之地形與氣候 1、地形: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atmia,古希臘文,即指兩河之間的地區),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兩河交織形成的沖積平原,又稱作「肥

  • 授課教師:王惟貞

    5

    沃月彎」(The fertile Crescent)。肥沃月彎的實際範圍,除了「美索不達米亞」外,還包含 Syria(敘利亞)、Palestine(黎巴嫩+以色列)。在古代,兩河流域又區分成南北二部,北部稱為亞述(Assur),南部稱為巴比倫尼亞﹙Babylonia﹚,巴比倫尼亞又區分成北:阿卡德(Akkad)與南:蘇美爾(Sumer 即俗稱之蘇美)。由於地形開放、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成為北方高山民族、南方

    沙漠民入侵的目標,政權更替頻繁,也導致這個地區民族複雜、政治多變。但是

    開放的地形,也促進商業的發展。在國際貿易中,木材、金屬、石塊都是非常重

    要的貨品。 2、氣候:兩河流域位於乾旱地帶,農業灌溉需要利用河水,但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流量非常不穩,不如尼羅河穩定;再加上氾濫量是尼羅河的六倍,

    泥沙又偏多,嚴重影響當地的農業發展。兩河流域北部多山,河岸高起,所以河

    水氾濫時只能淹到沿岸地區,所以成為早期文化發展的地區;南部則多沖積平

    原,地勢低窪,是洪水肆虐的區域,但是當人們掌握防洪與排水的技術後,南部

    平原取代北部山區,成為兩河文明的中心。為了發展農業與掌握水源,當地民族

    觀察天象(天文學發達)、修築灌溉系統,逐漸發展成強大有力的政權,如亞述

    帝國、巴比倫帝國及新巴比倫帝國等等。但是多變的氣候與災難,仍使得兩河流

    域的文學與宗教,帶有濃厚的悲觀色彩,認為災難是神明的懲罰,而神明有喜怒

    不定,故祭祀是兩河流域最重要的大事之一。 三、兩河政權之更替:

    約在西元前 5000 年,兩河流域已經有人居住,又稱為歐貝德人(因遺址得名)直到蘇美人(C.3000B.C.)建立城邦(city state),兩河流域正式進入「信史時代」。 (1)蘇美人﹙Sumerians﹚: 族屬來源不明。在融合歐貝德人之後,成為南部兩河流域的主要居民。大約在西元前 4300 年,蘇美人已經進入銅、石並用的階段,掌握了初步的人工灌溉技術。此外,蘇美人開始築城,形成城邦政治,著名的城邦有烏爾(Ur)、烏魯克(Uruk)、尼普爾(Nippur)、拉伽什﹙Lagash﹚、基什(Kish)等城邦。蘇美城邦的規模並不大,人口也不多,如烏爾大約 6000 人、全部面積 90 平方公里。城邦中有神廟,是城邦的經濟中心,其中又以城邦主神的神廟地位最高。神廟擁

    有大多數的土地、農民與奴隸。後期王權興起、君主政體建立後,才逐漸將神廟

    產業轉至王室的經濟下。蘇美城邦各自獨立,彼此征戰,雖然曾經出現結盟與霸

    主,並沒有發展成政權統一的大帝國。但是,蘇美人卻留下著名的文化遺產:楔

    形文字(Cuneiform Writing)及史詩傳統,深深影響了日後兩河文明數千年之久,直到被波斯帝國統治為止。

  • 授課教師:王惟貞

    6

    (2)阿卡德王國(Akkad):閃族(Semitie)1 遊牧民族阿卡德人,趁蘇美城邦相爭之際,由基什王薩爾恭(Sargon)率領,於 C.2350B.C.征服蘇美人,佔有兩河流域的整個南部地區,「洗劍於波斯灣」,建立大帝國。薩爾恭建立個人獨裁式的統治政體與中央政府「使全國只剩一張嘴」,

    並建立兩河流域的第一支常備軍,以阿卡德貴族統治地方。此外,這個時期農業

    與灌溉系統也不斷發展,交通發展與對外貿易的範圍不停擴大,甚至遠達印度河

    流域,而四處征戰所獲得的奴隸也加強帝國的經濟實力。然而,自薩爾貢晚年始,

    不斷發生的政變及內亂,導致國力大衰。來自東北方山區的遊牧民族庫提人趁機

    入侵(C.2191B.C.),帝國滅亡,原本的蘇美各邦逐漸復興。烏魯克王烏圖赫伽爾(Utu-Khegal)趕走庫提人,烏爾王烏爾納木(Ur-Nammu)則戰勝烏圖赫伽爾,統一兩河流域南部,重建烏爾王朝。烏爾納木並頒佈現今所知、世界歷史第

    一部法典《烏爾納木法典》,強調「君權神授」以法律形式確立自己在南部流域

    的最高統治。相關條文,大多為日後的《漢摩拉比法典》所引用,成為《漢摩拉

    比法典》的法源基礎。烏爾王朝後來受到東南的埃蘭人(Elam)、西面的遊牧民族阿摩利人(Amorites)侵擾,結束短暫的王朝,南部流域再度陷入諸邦分立的局面。 (3)古巴比倫王國(Babylonian):閃族,屬阿摩利人 幼發拉底河中游的巴比倫城,位於西亞貿易的要衝地,地理位置優良,城市發展也比較早。起初只是依附在鄰國的小邦,不過第六代的國王漢摩拉比

    (Hammurabi,C1792-1750B.C.)在位時,國勢逐漸強大。在漢摩拉比以過人的能力、靈活的外交及軍事策略,先後征服兩河流域各邦,建立帝國,是巴比倫帝

    國的全盛時代。漢摩拉比建立中央專制政治與龐大的官僚體系,以常備軍為政權

    基礎,並全面控制水利系統、地方神廟與開鑿運河等等,並宣揚君權神授,自稱

    為「眾神之王」,使專制王權與神權相結合,自此確立王權的崇高性。巴比倫帝

    國的重要遺產,即漢摩拉比頒佈的《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法典結合前代各邦的法律及習慣法,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柱上,法典正文共

    282 條,內容包括訴訟程序、竊盜、軍人份地、租佃、雇傭、商業、高利貸、婚姻、繼承、傷害、奴隸等方面,反應巴比倫時期的社會情況,也是古地第一部比

    較完整的法典,影響了日後亞述、希伯來、波斯,甚至是東方希臘化國家的法律。

    另外,巴比倫人將馬帶入兩河流域,改變戰爭的形態。不過帝國的政權並不穩固,

    各地暴動、奴隸逃走及東方、北方民族入侵等因素,於西元前 1595 年滅於西台人之手。 (4)卡塞人(Kassites):印歐族(Indo-European) 西元前 1600 年左右,興起於東北的卡塞人,屬遊牧民族,善騎射。

    1 閃族,包含今天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而伊朗屬印歐民族,是古波斯帝國的後裔,成為中東糾紛的根源之一。

  • 授課教師:王惟貞

    7

    (5)西台王國(Hittites):印歐族 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人們對西台人所知不多,僅在《聖經》中一窺他們的蹤跡。西元 1907 年考古挖掘出 2 萬多塊泥板文獻,包括法律規章及政府文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解讀出來。繼巴比倫帝國之後,稱霸兩河流域的是西台

    帝國﹙C.1600~1400B.C.﹚。西台人約在西元前 2000 年才跨海進入小亞細亞地區(小亞細亞地區是近東文明與愛琴海文明的媒介),疆域包括小亞細亞及兩河流

    域的上游地區,帝國建立後正逢埃及新王國時期,兩國互相爭奪敘利亞不已,西

    台王「哈圖什爾二世(KhattushilishⅡ)」即位後,在西元前 1283 年和埃及王「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Ⅱ)」締結和約,結束雙方的征戰。在西台帝國最盛時期(C.1400~1200B.C.),併吞了敘利亞、腓尼基人(Phoenicion)等地區,勢力遠達巴勒斯坦北部。西元前 1200 年,亞述勢力開始強盛,逐漸向西侵擾西台帝國,在加上帝國西邊的希臘野蠻民族(13 世紀末,一支海上民族席捲整個東部地中海地區,西台帝國受創嚴重)亦入侵,終於導致西台亡於亞述人之手。 由於小亞細亞的礦產豐富,因此西台人成為最早發明冶鐵術,並用於兵器的民族,軍事實力相當堅強。除了用鐵、掌握冶鐵的技術外,西台人也善於貿易,

    成為希臘地區與兩河流域的媒介。西台不斷向四周輸出木材、銀、鐵及從兩河流

    域上游山區俘虜的奴隸。西台人雖是印歐民族,但是長期與四周國家的貿易的結

    果,使西台人學會了亞述人的文字,並將其發展成西台文,其他如文化、法律、

    宗教等方面,也深受兩河地區的影響。 (6)亞述王國(Assyrian):閃族 亞述人原本居住於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山區,早期曾經跟蘇美地區的民族有接觸,所以商業非常發達,商人行跡遍及肥沃月彎及小亞細亞地區,被西台人統治

    後,商業發展才衰弱下來。在西元前 1000 年趁著西台帝國衰微、埃及又無暇外顧時,佔領整個肥沃月彎。西元前八至七世紀,薩爾貢二世(SargonⅡ,C.722-705B.C.)在位時期是亞述帝國最盛時期,曾入侵埃及、滅以色列王國(僅猶大王國倖存)。由於帝國擴張太快,過分殘暴以及王室爭奪繼承權等因素,在

    西元前 612 年亡於新巴比倫人(chaldeans,又稱加爾底亞人)之手,帝國也被新巴比倫及米底王國所瓜分。 亞述人在西台人的統治下,學會用鐵,並掌握淬火技術。建國後,大規模採用鐵兵器,並建立組織嚴密的專業兵團。軍隊又依專業區分為戰車兵、騎兵、重

    裝步兵、輕裝步兵、攻城兵、輜重兵、工兵等等。另外,早期的亞述軍團推行恐

    怖戰術,對於反抗地區採取嚴厲的報復屠殺,古都巴比倫即毀滅在亞述人手中,

    亞述帝國也因此成為兩河流域武力最強的帝國。2不過,亞述的掠奪政策,引起

    2 亞述軍隊所到之處,城鎮變成廢墟,財物被掠奪,人民或死或被俘虜,導致許多土地成荒地。如亞述王那西爾帕二世﹙C.883-859B.C.﹚的銘文即言:「我用敵人的屍體堆滿了山谷,直達頂峰;我砍掉他們的首級,我用他們的人頭裝飾城牆,我把他們的房子付之一炬,我在城的大門前建築

    一面牆,包上一層由反叛首領身上剝下的皮,我把一些人活著砌在牆裡,另一些人沿牆活著插進

    尖木樁,並加以斬首。」(原文引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上古篇》,頁 197。)恐怖的戰術與統治方式,成為亞述帝國的特色。

  • 授課教師:王惟貞

    8

    被統治區民族的強烈反抗;其次,嚴重破壞的結果,也影響了該地區的生產力,

    所以在西元前八世紀末,亞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Tiglath-PileserⅢ,C.745-727B.C.)除了改革軍事組織之外,也改變對被征服地區的政策,而是採取遷移的方式,不同民族混住的方式,減少各民族的實力。移民政策也為薩爾貢二

    世所繼承,但是對於被征服民族而言,強制遷移仍然是莫大的災難,不斷抵抗。

    因此,亞述的屠殺政策並沒有終止。 亞述人建都在尼尼微城,在尼尼微挖出的泥板文書是目前已知古代藏書量最豐富的圖書館。此外,根據考古資料及古代文獻,相傳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

    建的空中花園,實際上是由亞述王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所建。在尼尼微宮廷浮雕中,發現一幅名叫「尼尼微空中花園」的浮雕;辛那赫里布留下的詔令中,

    也提到他在尼尼微西北郊修建一個有提水機、銅質水管的空中花園,在巴比倫卻

    找不到任何園林的痕跡。因此,空中花園實際上是亞述園林設計師為亞述王廷設

    計的王家園林。亞述的園林多利用山丘、假山種植奇花異草,並在園林中放養珍

    禽異獸,供人觀賞,有的園林還養著兇猛的獅子,供國王狩獵之用。尼尼微的空

    中花園有良好的人工灌溉系統,在亞述滅亡幾百年後,花園中依然鬱鬱蔥蔥,保

    持著令人嚮往的奇特魅力,是古希臘人眼中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7)新巴比倫王國﹙chaldeans,又稱加爾底亞﹚:閃族 西元前 626 年,亞述派駐在巴比倫尼亞的迦勒底(Chaldea)貴族那波帕沙爾﹙Nabopolassar﹚自立為王,並與伊朗高原西北的米底人結成同盟。西元前 612年,在王太子、第二代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 drezzarⅡ,C.604B.C.即位)的率領之下,滅亞述帝國;西元前 597 年,攻入耶路撒冷城,滅猶太王國,並將所有猶太人俘虜到巴比倫,成為「巴比倫之囚」(Capitity of Babylonem)。3尼布甲尼撒二世是古代有名的君王之一,他在位期間,也是王國勢力最盛時期。他曾

    入侵埃及,阻止埃及對巴勒斯坦的野心。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塔,雖然是亞述王

    阿薩哈東時期建造的,最後卻是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代才重建完工,據說他把這

    個塔修得高入雲霄,是為了與天公比高下。不過,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後不久,王

    國在西元前 539 年被新興的印歐民族:波斯所滅,國王也成為俘虜。猶太人自此才被解放出來,巴比倫塔也徹底毀滅。自此,兩河流域成為印歐民族的天下,正

    式結束了閃族的統治。 四、兩河文明的貢獻

    3 當時,猶太難民中傳唱一首〈被擄於巴比倫者之哀歌〉:「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想到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因為在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

    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的歌罷。』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引自李鐵匠《長

    河落日—重返巴比倫文明》(台北縣:世潮出版社,2000),頁 84。]由於猶太王國、耶路撒冷城及第一神殿,都是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所毀,再加上尼布甲尼撒二世又強迫猶太人遷到巴比倫,為

    他修築馬都克神廟及其他公共建築,使得猶太人把巴比倫塔視為壓迫者狂妄的象徵,在內心詛咒

    巴比倫塔,渴望上帝早日毀滅它。因此,在猶太人無盡的眼淚與哀歌中,從以色列、亞述到新巴

    比倫的歷代諸王,都受到猶太祭司世代不斷的詛咒。

  • 授課教師:王惟貞

    9

    兩河文明的文字、典章制度、科學技術、藝術、建築技術深深影響了周遭民族的

    發展,甚至影響千年後的希臘與羅馬人。 (1)文字與文學 蘇美的楔形文字(Cuneiform Writing)及史詩傳統,深深影響了日後兩河文明的發展。楔形文字成為兩河流域各民族通行的文字,直到波斯統治兩河流域為

    止;史詩中最有名的作品,是流傳數千年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在這首史詩中,

    歌頌了蘇美時代最著名的君王、烏魯克城城主吉爾伽美什的英雄事蹟。史詩中,

    吉爾伽美什被描述成一個半人半神的英雄,包含了吉爾伽美什改惡從善、與巨人

    恩奇的友誼以及尋找長生不死藥方的過程。這首史詩經過歷代蘇美人的傳唱,至

    古巴比倫王國才編訂成書,目前的版本是亞述帝國時期的抄本。值得注意的是,

    史詩中特別藉著吉爾伽美什之口,對死生問題提出解答,認為人的生命雖然有

    限,但是創造的事業確實永存的,為悲觀的兩河文學中,留下一點希望與光明。 兩河流域本身多泥土與蘆葦,是當地最容易取材的材料,蘇美人即藉著泥土與蘆葦,發明了泥板文書:楔形文字(Cuneiform Writing),使兩河流域進入了「信史時代」,也開啟了豐富的兩河文明。歷代入主肥沃月彎的不同民族,均採

    用楔形文字,也使得兩河流域的文化得以代代相傳,不至中斷。波斯帝國

    (539B.C.)建立之後,楔形文字開始式微,從此成為消失的文字。直到西元 1802年,德國學者格羅特芬德(G. F. Grotefend)利用波斯文字的原理,方才解讀出楔形文字的字母與文字系統,自此在歐洲形成專門的學科「亞述學」。 (2)城市文明與科學技術: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城市建築,即是蘇美人所建的城邦。在蘇美城邦中,最先形成的機構是神廟與神職人員(祭司、教士),然後才慢慢發展出王權,因此最

    早的城市就是宗教中心。王權發展出來後,祭司的權力慢慢被王權所奪,引發了

    神權與王權之爭,城市也由宗教中心,轉變成經濟、政治中心。城中的宗教建築

    以泥磚建成,又稱為塔廟(Tower Temple、stone-cone temple)除了王室建築外,城中還有政府機構與民居。蘇美、古巴比倫時代的城市與宮廷建築,裝飾相當精

    美,有許多美麗的雕刻與彩色壁畫。裝飾的題材,多採用君王征戰、狩獵、四方

    獻貢以及宮廷生活等素材,王宮內則遍植奇花異草,景色秀美。蘇美人喜歡用寶

    石鑲嵌眼睛,使人物面部表情生動而活潑,為兩河流域的雕刻藝術奠定了良好的

    基礎。 此外,為了發展農業及掌握流量不定的水資源,兩河流域很早就發展出人工灌溉系統與天文知識。透過灌溉系統,原本不適人居的兩河流域南部平原開始有

    人定居。天文學方面,技術主要掌握在祭司的手中。蘇美人根據月亮的運作規律

    制定曆法,一年分成 12 個月,6 個月 30 天、6 個月 29 天共 354 天,並按經驗隨時設置閏月,直到古巴比倫時代才固定閏月的月份。古巴比倫人已經能區分恆星

    與行星的區別,知道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的軌道,並畫出了太陽每

    個月的軌道以及黃道十二宮。在這時期的文獻中,還留下對流星、彗星等星變異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0

    象的觀察。 蘇美人與古巴比倫人的數學知識水準很高。蘇美人已經懂得運用 10 進位與60 進位記數法,並運用 60 進位計算時間與圓周,將圓周分成 360 度、時間 1 小時 60 分、1 分 60 秒。古巴比倫的數學家已經知道四則運算,能解平方根、立方根及幾何學,並得出圓周率為 3。 (3)法典與重法的傳統: 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與經濟活動的發展,兩河流域很早就開始編纂法典,著名的《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即是綜合其他法典而成。在法典中,有許多關於商業貿易的條文,以及部份刑法的條文;在罰則上,法典特別強調「以

    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原則,有時還訴諸於神明的裁決。 (4)宗教 兩河文明,主要是多神信仰,對後世留下深刻影響的,卻是命運多舛的猶太教。猶太人曾經建立短暫的以色列王國與猶太王國,在經歷亞述人、埃及人、新

    巴比倫人、波斯人、亞歷山大、羅馬人的征服中,形成獨特的民族宗教:猶太教。

    猶太人的起源希伯來人,原本即是多神信仰,而耶和華(上帝)是其主神。被囚

    在巴比倫的期間,猶太人的先知們開始祕密傳播一種救世主的思想,即猶太人是

    上帝的選民,而上帝將會解救猶太人。日後,猶太教中又發展成基督教,耶和華

    也從民族的保護神,變成世界的保護神,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中,即包含猶太

    教與基督教的發展史。直到今日,基督教仍是影響世人最深的宗教。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1

    第三章:古埃及文明4

    一、概說與考古

    埃及文明幾乎和兩河文明一樣古老,但是埃及文明卻以其穩定、平和之姿,

    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動盪、緊張呈現出極其強烈的對比。相對封閉的環境,使

    埃及人享受了長期的和平,在出土的壁畫、雕刻中,埃及人物往往帶著如夏日假

    期中徜徉在陽光底下的、那般愜意的笑容。 當埃及帝國滅亡,早已掩沒在漫天的黃沙時,拿破崙的遠征軍卻正朝向地中海東部,無意中將古今串連起來,開啟了今日埃及學的研究。西元 1798 年,在法國大革命後竄起的拿破崙,和印度的貴族聯手對抗英國的殖民。在拿破崙的計

    畫中,先佔領埃及(時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再東向進軍,直抵印度。但

    是,就在埃及的尼羅河,和英軍的激烈水戰,使法國海軍受創甚深,拿破崙只好

    黯然回法國。但是,拿破崙在遠征前,為了日後能順利治理埃及,招集各方學者,

    組成一個 167 人的研究團隊,成立「埃及研究所」,分為數學、物理、文藝、政治經濟四個部門。這些學者在拿破崙離開之後,留在埃及各地工作了三年,完整

    記錄了埃及的風土民情、自然生態與古蹟遺址,這些記錄後來編成十二冊的巨著

    《埃及圖說》。《埃及圖說》送回巴黎刊行後,立刻成為歐洲人研究古今埃及的重

    要資料,奠定今日埃及學的基礎。 除了《埃及圖說》之外,拿破崙的埃及之行還發現了著名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當法軍在尼羅河三角洲的羅塞塔村建築防禦工事時,無意中挖掘到一塊黑色花崗岩石碑。石碑上記載了西元前 196 年國王托勒密五世的詔令,分別用埃及象形文體、平民體及希臘文三種文字寫成,成為解讀古埃及文字的重

    要依據。由於法軍大敗,學者們只來得及將拓片送回法國,石碑則落入英軍之手,

    被送到大英博物館。法國學者積極研究拓片,在西元 1823 年被法國的青年學者商博良(Champollion)解讀出來,引起歐洲各國的興趣,開啟埃及的尋寶之旅。跟隨學者來到埃及、兩河流域的古物收藏家、掮客、探險家,使許多非財寶的的

    遺跡、古物,同時受到破壞。西元 1894 年,皮得利(Petrie)被聘請為倫敦大學埃及學教授,埃及考古才進入科學、嚴謹的規範中。西元 1922 年挖掘出來的圖坦卡門(Tutankhamun)之墓,是埃及史上少數沒有被盜墓者劫掠的王陵,豐富的墓葬群震驚了全世界,但是「法老的詛咒」也隨之流傳於世。黃金面具與詛咒,

    使古埃及呈現出奇異的風貌,至今仍深深吸引社會大眾的眼光。

    二、自然環境與居民

    (1)自然環境 相對於兩河流域的開放地形與氾濫無常的河流,尼羅河(Nile R.)流域卻是一個地形封閉、土壤肥沃又適於農耕的區域。縱貫埃及境內的尼羅河,由發源於

    4 新王國法老易肯阿頓(Akhenaten)獻給阿頓神的頌歌(Hymn to Aton):「祢在冥界締造了尼羅河,一如祢之所願,使之成了埃及子民的生息之地。祢為了自己塑造了他們,祢是所有人的主宰。」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2

    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與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每一年的夏季時節(依

    現代曆法,6~9 月河水上漲、10~11 月是退水時期,也是農業開始的季節),流經森林和草原的尼羅河定期氾濫,灌溉了兩岸乾旱的土地,並在務農時期前退

    潮。氾濫的河水又帶來上游肥沃的黑土,5使埃及人感到大自然是可預測而且寬

    仁的。此外,尼羅河河谷被沙漠和紅海所環抱,外族不易入侵埃及,因此希臘歷

    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自遠古時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分成狹隘河谷地區(上埃及)和地勢、開闊平坦的尼羅河三角洲(下埃

    及),因此埃及王的頭銜中有「上下埃及之王」或是「兩地之王」的稱呼,說明

    了在埃及人的觀念中,上下埃及兩地分別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埃及的河谷地區幾

    乎長年無雨,氣候非常乾燥,生產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羅河的共給,只有三角洲地

    區受到地中海季候風影響才會降雨。 (2)產業發展與居民 農業方面:在古王國之前,大約西元前六千年左右,埃及人就已經開始在河谷地區從事定居農耕。主要種植的作物是小米、大麥和燕麥,麵包成為埃及人的

    主食。在畜牧方面,牛羊是主要的牲畜。另外,埃及人也養鴨、捕魚,並在菜園

    中種植各種蔬菜,如萵苣、茴香、蒜苗等,水果則有無花果、椰棗、葡萄。不過,

    葡萄與葡萄酒是有錢人與貴族的特權與享受,一般農人只能喝用麥釀的啤酒。曆

    法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所以埃及人同時使用陽曆與陰曆,來預測河水的氾濫。 天然資源方面:由於埃及不產高大的樹木,從古王國時期開始即向黎巴嫩山區進口黑檀木。在河谷東方的山區仍有少數木材及中大型野獸在活動;次外,東

    方山區有豐富的銀礦和金礦,在新王國時代常常可以看到兩河流域的國王向埃及

    索取金子。6埃及人用金子和南方的努比亞地區交換香料、毛皮與象牙等土產。

    銅礦則是產於西奈半島,埃及人很早即到西奈半島採礦,並發現土耳其玉,因此

    在石器工具之外,埃及人還學會了使用銅製工具。金、銀、銅是埃及主要的貴重

    金屬資源,埃及也成為西亞最富庶的國家。 人種方面:已經不容易辨認其族屬。根據古代留下來的雕刻與壁畫來看,古埃及人的特徵是身材高、寬肩膀,體格健壯,他們大多是黑頭髮、黑皮膚、低額

    頭、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外貌與古利比亞、努比亞及小亞細亞人都不同,

    不過現今的埃及人血緣已經和希臘、阿拉伯等民族融合。在語言方面,語言學家

    將西亞各地語言分成閃語系(Semitic,包含現在的阿拉伯語族與希伯來語族,古代則是亞述語與阿卡德語等)與含語系﹙Hamitic﹚,但是埃及並不屬於這兩種語系,而是一種獨立的語言。 西元前 3100 年前不久,埃及人發展出特有的拼音文字書寫系統:象形文字

    5 由於尼羅河年年帶來大量的汙泥,使埃及農人很少會擔心土地不夠肥沃。又因為土地顏色成黑色,埃及人遂稱他們的國家為「黑鄉」(Kemi),相對而言,埃及四周的沙漠則是「紅土地」(Desheret)。埃及之相關資料,引自蒲慕洲《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及顏海英《守望和諧---探尋古埃及文明》(台北:世潮出版社,2000)等書。 6 如巴比倫王曾寫信給埃及王要求送金子去,因為「在埃及,金子就如同地上的沙一樣多。」見蒲慕洲書,頁:27。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3

    (hieroglyphic),使行政管理的效率大幅提升,也為後人保存許多重要文獻與考古資料。文字的出現,成為埃及南北統一的先決條件。 三、政治背景與分期

    1、王朝前期 (1)史前時代(4000-3150 B.C.) (2)早期王朝時代(1、2 王朝,3150-2700 B.C.) 2、王朝時期 (1)古王國時期(Old Kingdom,3~6 王朝,2700-2200 B.C.) 第一中間期(7-10 王朝) (2)中王國時期﹙Middle Kingdom,11、12 王朝,2133-1785 B.C.﹚ 第二中間期(13-17 王朝、西克索 Hyksos 時代:15-17 王朝) (3)新王國前期﹙New Kingdom,18~20 王朝,1522-1069 B.C.﹚ 第三中間期(21 王朝,1069-945 B.C.)

    四、社會結構:金字塔式

    埃及社會主要分成三種階層:上層貴族(王室、祭司)、中等階層(商人、

    工匠、富農、政府書記員)及平民(農民)。在新王國時代為了因應國際戰爭的

    需要,出現了職業軍人,地位僅次於貴族之下;另外還有許多在戰爭中被俘虜的

    奴隸,這些奴隸被強迫到採石場、神廟的田地上工作,日後有些奴隸逐漸加入軍

    隊,或是變成法老的侍從,因此埃及的社會階層並不是永遠固定的。在古王國時

    代,法老的臣民中,貴族、祭司的地位最重要;中王國時期,平民階層地位得到

    提升,尤其是商人、工匠、農人開始從政府手中獲得特權,在政治上居於主導的

    地位;新王國時代,隨著帝國疆域的擴張,政府的權力也漸次擴張,政府官僚形

    成新的貴族階層,另外一方面,由於巫術與迷信的發展,祭司的權力也在膨脹中。 埃及上、下階級的生活水準相差很大。富有的貴族居住在有園林的、寬敞的別墅中,享受各式各樣的佳肴美酒,使用雪花石和金銀作成的餐具,穿戴綢緞與

    珠寶;窮人的生活則苦不堪言,城裡的勞工擠在擁擠不堪的地區,住在草頂、泥

    塊所造的狹小房子中,僅有的傢具是蹬子、箱子及粗糙的陶罐,鄉間的農夫生活

    環境雖然寬敞一點,生活也沒有好的哪裡去。 埃及的婚姻制允許一夫多妻,但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仍是一夫一妻,即使是擁有許多后妃嬪妾的法老,也只有一個正妻(chief wife)。埃及的婦女並不是男性的附屬物,她們可以擁有財產,也可以繼承遺產,甚至出外經營生意。此外,埃

    及史上還有婦女繼承王位的前例,如第 12 王朝的索貝諾芙魯(Sobeknofru)女王及第 18 王朝的哈謝普蘇(Hatshepsut)女王。 五、文化成就與貢獻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4

    (1)金字塔、神廟 作為法老寢陵的金字塔,以吉薩的古夫(Khufu,希臘人稱其 Cheops)金字塔最為著名。埃及本身即擁有豐富的石材,到了第 3 王朝,一個叫做卓瑟(Djoser)的國王開始利用石材建造自己的墳墓,開創了埃及的金字塔時代。卓瑟的「階梯

    金字塔」確定了金字塔陵廟的基本構造:墓的本身、向國王獻祭的寢廟、負責祭

    祀的祭司們居住的房子和儲藏室。在埃及的習俗中,尼羅河西岸象徵著死亡的世

    界,所以當法老過世後,他的遺體會從尼羅河東岸運到西岸的金字塔墓室。為了

    守護金字塔與法老,在金字塔有祭司,還有許多官吏、工人,以及替他們生產糧

    食的農人。 金字塔顯示了埃及的財富與國力,以及國王可以動用的人力與物力資源,但是它的意義在於體現了國王身為國家領導中心的地位,以及他在宗教體系中的神

    聖地位。經過數任法老的努力,金字塔的建築技術在第 4 王朝臻於完美。古夫與兒子卡夫雷(Khafre,Chephren)、孫子門考雷(Menkaure,Mycerinus)三人建立的金字塔,至今仍屹立在尼羅河西岸。在第 4 王朝後,金字塔的技術開始走下坡,第 5、6 王朝修築的金字塔越來越小,但是在棺室的壁畫中出現了「金字塔文」7,這類文字是祭司在葬禮中宣讀的咒文,目的在幫助國王能夠順利到來世,

    成為諸神的一份子。不過,平地而起的金字塔往往成為盜墓者覬覦的對象,因此

    新王國時代的國王陵寢,被移至底比斯西岸的沙漠山谷中,深挖岩洞,形成今日

    著稱的「帝王谷」、「王后谷」。為了讓法老門的靈魂安息,除了金字塔文外,壁

    上還有「棺木文」、「死者之書」。不過,再多的詛咒還是無法阻擋盜墓者饑渴的

    眼光。 (2)宗教、藝術與雕刻 古埃及的信仰是多神論,宗教深深影響了政治、文學、建築、藝術即日常生活。在埃及宗教中,太陽神雷(Re)和冥間之神奧賽利斯(Osiris)是非常重要的神祇,兩者各自有相關的神祇與神話圍繞。古王國時代,太陽神雷是信仰的主

    流,是正義、公平與真理之神,法老就是太陽神在人間的代表,太陽神透過法老

    統治世界。奧賽利斯信仰則在中王國發揚光大,法老從太陽神的代言人,變成奧

    賽利斯之子霍魯斯(Horus)的化身,老鷹就成為法老的象徵。奧賽利斯死而復生的神話故事,使埃及人相信死後生活,因此努力保護現世的遺體不使毀壞。木

    乃伊、陪葬品成為死後復生的必備條件。隨著宗教思想的發展,死後審判的觀念

    逐漸為世人接受。8為了美好的來生,導致祭司的權勢增加。以底比斯神廟為首

    的祭司們,利用大眾畏懼審判的心裡,出售具有魔法的符咒、咒語以牟利,種種

    7 金字塔文:「任何一個神明,若不替這個國王建造梯階,當這個國王升天時,他就不得享有麵包,不得享有陰涼,不得在澡盆中洗澡,不得嗅肉香,不得嘗肉腿,土地不得為他而開墾,獻祭

    不得為他而設。」 8 死後審判,繪於「死者之書」上,敘述主掌木乃伊製作及墓園之神的阿努比斯(狗頭)牽著身穿白衣的死者,在冥間之神奧賽利斯前接受審判。審判的方法是阿努比斯在天秤上稱死者之心,

    看看是否和真理(瑪特,以羽毛象徵)平衡。旁邊有一個怪獸等著吃掉沒有通過審判者的心,沒

    有心意味著復活的幻滅。通過審判的人在奧賽利斯前會得到祝福。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5

    現象引起第 18 王朝的法老易肯阿頓(Akhenation,1375 B.C.即位)的不滿。他和妻子那芙提提(Nefertiti)在改革宗教不成後,開始提倡崇拜一個神:阿頓(Aton,即古代太陽神的實際稱呼),並遷都到底比斯北方的阿瑪那(Amarna)。易肯阿頓除了提倡一神信仰外,還關閉底比斯的神廟,宗教與神權的衝突直到易

    肯阿頓死後才劃上句點,日後的法老往往採取和神廟妥協態度,直到埃及滅亡為

    止。9 在藝術方面,埃及的藝術與雕刻都是為宗教與王權服務,現今存留的神廟、陵寢、金字塔中存有許多的壁畫與雕刻。著名的卡爾納克﹙Karnak﹚、路克索﹙Luxor﹚神廟,有許多龐大而且雕刻精緻的圓柱,而神廟中往往有法老的巨型雕刻。法老們擁有寬廣、強健的身軀,用他鑲著水晶的雙眼,或是微笑、或是面

    無表情地,俯瞰來訪的訪客。在陵墓裡,繪滿了許多美麗的壁畫,有農耕、有宴

    會,還有打獵的畫面,使死者在復活後,可以透過壁畫享受生時的生活。這樣的

    刻板的藝術風格,在易肯阿頓時期有了改變。從易肯阿頓時期的雕刻,我們可以

    看到長臉厚唇、不太壯碩又禿肚子的法老,也可以看到那芙提提美麗的側面,還

    有她那顯然過長的脖子。寫實的風格取代了過去莊嚴肅穆的風格;易肯阿頓一家

    的溫馨生活,也取代戰爭征服的血腥場面,藝術終於從宗教中脫離出來,但是這

    種藝術風格也隨著易肯阿頓的死亡消失了。 (3)文字、文學與紙草 比楔形文字晚出近千年的埃及文字,是非常獨特的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以三種書寫符號為基礎:象形、音節以及字母。在西元前 1400 年時,地中海東岸的閃族、腓尼基人(Phoenicians)將埃及象形文字改造成自己的文字,成為日後希伯來人、阿拉伯人、希臘人、羅馬人字母的藍本。象形文字主要雕刻在神

    廟壁、方尖碑、墓碑及雕像上,因此希臘人稱其為「神聖文字」。此外,還有一

    種用於書寫的埃及文,即祭司們使用的書寫體,是簡化的圖形符號;到了帝國的

    晚期,則在「祭司書寫體」的基礎上,發展成更為簡約的「庶民體」,是一般人

    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文字。公元二世紀後,被羅馬統治的埃及,有基督教傳教士利

    用希臘字母及庶民體字母,創造新的拼音文字「科普特文」(Coptic),並用此翻譯基督教經典,在基督教教會中流行至十八世紀,成為破解象形文字的媒介。 埃及的文字除了書寫在泥板上,也寫在紙草上。尼羅河三角洲盛產的紙草,使埃及人有廉價又豐富的書寫材料,以後也為希臘與羅馬人所用。因為書寫材料

    容易獲得,除了宗教需求外,埃及人也嘗試過各種不同的文學作品,有短篇故事、

    書信、詩歌,還有各式各樣告誡的箴言、格言及少部份的政論(即「善良農民的

    請願書」),這些文學作品雖然不如兩河流域的文學作品著名,仍然非常精彩。 (4)科學:天文學、數學與醫學 在科學方面,埃及人最感興趣的是實用功能的技術。為了觀察尼羅河的氾

    9 易肯阿頓在位約 15 年,可能死於暗殺,他的妻子那芙提提的木乃伊最近被發現,其木乃伊甚至被毀容,可以想見當時宗教與王權鬥爭之激烈,以及祭司們對他們的痛恨有多深。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6

    濫,埃及人已經注意到天狼星與太陽的角度,以後的羅馬曆法即是以埃及的曆法

    為基礎。製作木乃伊習俗,也帶動埃及的醫學的發展。埃及的醫生非常了解人體

    的結構及肌肉組織,甚至可以針對疾病做出精準的診斷,並對症下藥,診斷的方

    法包含了聽脈及聽心跳。埃及人相信可以藉助自然的方法來減輕痛苦與增強體

    質,某些治病方法經由希臘人傳到歐洲,至今仍為人所用。 在數學領域方面,高大的金字塔象徵了埃及人測量方法的卓越成就。埃及人是最早將圓分成 360 度,並且注意到圓周率(π)都是一樣的。此外,埃及人還發明了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如古夫金字塔高達 482 英尺,其坡面更是呈現「完

    美」的 52 度角,使得塔高與塔底周長之比,等於圓周率π。因此當希臘人在選擇世界七大奇蹟時,便毫不猶豫的將古夫金字塔置於首位。

    六、古埃及文明的結束

    從第三中間期(第 22 王朝)開始,埃及先後受到亞述與新巴比倫的威脅。西元前六世紀,當波斯大軍橫掃西亞與小亞細亞時,埃及也不能倖免於外。西元

    前 525 年,波斯王甘比西士入侵埃及,建立第 27 王朝。波斯在埃及的統治先鬆後緊,埃及人的反應則是先軟後強硬,趁著波斯內亂時獨立。西元前 343 年,波斯再度佔領埃及,在亞歷山大東征,正好是埃及人對波斯人高壓統治最不滿的時

    候,所以埃及人張開雙臂歡迎亞歷山大的大軍,埃及從此落入希臘人的統治。自

    此,埃及王朝一去不復返。 亞歷山大統治埃及後,建立亞歷山卓城(Alexandria),以後成了希臘世界的文化中心;此外,亞歷山大為了順利統治埃及,接受了埃及的宗教與儀式,自稱

    為安夢神(埃及重要神祇之一)的兒子。亞歷山大過世後,他的將領:托勒密佔

    領埃及,建立起托勒密王朝,直到西元前 30 年埃及艷后克麗奧佩脫拉七世(CleopatraⅦ)自殺,埃及亡於羅馬的鐵騎下。 托勒密王朝統治者有雙重形象:一方面延續亞歷山大的政策,在埃及各地建立傳統的神廟,以傳統法老的形象出現在各種宗教祭典與儀式中;另一方面,托

    勒密王朝仍是希臘式的統治者,並在埃及各地建立希臘化城市及希臘神廟,歷代

    統治者中,也只有最後一任的埃及艷后通曉埃及語言,埃及文化的轉變,成為不

    可逆轉的趨勢。大量的希臘軍人、移民也跟隨著托勒密的腳步湧入埃及,並把希

    臘文化移植入埃及。希臘移民與埃及人通婚混血,使得埃及的人種與文化開始發

    生質變,埃及逐漸被納入希臘化世界,在羅馬時代才顯現出來。長期被希臘羅馬

    統治、人民互相通婚的情況下。「埃及人」實際上已經包含希臘羅馬後裔與埃及

    土著,埃及人的本土意識也受到侵蝕。傳統的象形文字與科普特文被希臘文取

    代;埃及諸神則逐漸消失在沙漠中,逐漸接受基督教的教化。傳統政治神學的崩

    潰、傳統宗教的式微、象形文字系統的廢棄、外來宗教與拼音文字系統的發展,

    埃及的傳統文明走向衰落。 當羅馬帝國衰落後,埃及在西元 641 年落入阿拉伯人的統治中,從此成為阿拉的子民。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7

    第四章:古印度文化

    一、前言

    屬於亞洲次大陸的印度半島,地形呈三角形。北方有喜馬拉雅山等山脈環

    繞,東、西、南方則被海洋﹙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印度洋﹚所包圍,半島在孤

    立封閉的狀態下開創了獨特的印度文化。10半島南部是德干高原,在高原與喜馬

    拉雅山脈間,則有印度河與恆河流經的平原地區,尤其是恆河上游的平原,被稱

    為「印度斯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古代文化的精華區;恆河下游多雨潮

    溼,充滿沼澤與叢林,反而不適合耕種。由於地形封閉,自古入侵此地,只能經

    由西北方的開伯爾山口,雅利安人即是經由此山口進入印度半島;16 世紀時海外殖民風氣大盛,許多西方國家轉由海路到達印度,印度從此再也無法自處於世

    界之外了。 二、民族、語系與宗教

    印度的人種複雜,高達 1500 多支民族,主要人種為 16 支。11語系方面,則分成四種語系,目前以英文為印度的官方語言。(1)印度亞利安語系:分布在北印度及西印度(2)達羅毗荼語系:屬土著民族,分布在南印度的德干高原(3)漢藏語系:分布在北印度,靠近山脈地區(4)孟達語系:地方各民族土語。宗教信仰方面,除了國教印度教外,還有錫克教、祆教、佛教、伊斯蘭教及基督教。

    三、宗教與社會

    種姓制度﹙Caste System﹚主導了印度社會與政治發展,亞利安人利用宗教與《吠陀經》為基礎,鞏固自己的地位。在政治與社會階級方面,分成四個等級:

    婆羅門(祭司與僧侶)、剎帝利(貴族與武士)、吠舍(士農工商的平民)及首陀

    螺(當地土著)。值得注意的是前三階層皆是亞利安人,最後一層的首陀螺只能

    負擔僕役及下賤的工作。之後,在首陀螺下又發展出「賤民階層」,被視為不潔

    之人,工作更為卑微,且不能與其他階層接觸,以免污染其他階層。種族與身分

    隔離,成為亞利安人保持優越性的方法。 各階層的出身,決定其身分,不同的身分又擁有不同的社會地位,而職位與身分都是世襲不變的。每個種姓都有固定從事的行業,社交、飲食與婚姻也必須

    在同種姓內選擇。印度法律規定,如果母親種性姓地位低,會影響兒子財產繼承

    額度。12女性地位低,也反應在社會各方面。

    10 印度雖然地形封閉,外族不易入侵,但古印度人很早就利用海路從事東西貿易。《史記》、《漢書》中提到海上絲路,即經由四川、雲南、緬甸到印度。 11 印度人種包亞利安人(印歐民族)、漢藏人(藏族)、孟達人(印度土著)、波斯人、希臘人、蒙古人(蒙兀兒人)、大夏人、大月支人、匈奴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英人、荷人、東非人

    等等。不過,社會與政治資源都掌握在亞利安人手中。 12 雖然同階層互通婚姻,但是男性可以娶低一層的女性,稱為「順婚」,但是不可娶地位比自己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8

    四、政治發展

    印度土地範圍遼闊,各地發展不均,再加上各民族林立,自古即處於政權分裂狀

    況,容易為外族入侵。以少數人入侵印度的亞利安人,為了確保政權的穩固,建

    立起嚴格的種姓制度,以區別種族的不同。此外,印度以農立國,自給自足,生

    活相當封閉,人口中有 70%以上的人從事農業生產,農村長期存在。因此,雖然印度政治變動不定,社會階級與文化傳統卻長期穩定不變。在脫離英國殖民

    後,建立印度共和國,政治長期為印度國大黨掌握。印度政治發展為:

    城市時代 哈 拉 本 文化、 摩亨佐達羅

    文化

    2500- 1700B.C.

    屬青銅器文化,其人種為達羅毗荼人。主要在印度河流域上,城市

    有城牆,公共建設(如澡堂、穀倉)、地下水道等,有圖章文字,仍

    無法解讀。海外貿易發達,曾經短暫被兩河流域控制。城市文化毀

    於戰火與殺戮中。 吠陀時代 1500-600

    B.C. 屬鐵器文化,從西北方入侵。勢力範圍在印度北部,後來發展到恆

    河上游。除了與土著戰爭外,彼此亦征戰不已。留下《吠陀經》與

    《梵書》。

    外族入侵

    Ⅰ 亞利安入

    侵 列國時期 600-400 B.C.

    亞利安人互相爭戰,形成 200 個部落,以 16 國勢力最強。恆河流域變成軍事與政治中心,西北部反而空虛,給波斯人入侵的機會。佛

    教於此時開始發展。 外族入侵

    Ⅱ 波斯、 亞歷山大

    4th.c B.C. 波斯 518 B.C.在印度建立一個行省,搜刮黃金及招募傭兵。亞麗山大東征(327-326 B.C)到達印度河流域,希臘人後裔建立大夏。 印度開始有明確的紀年。

    孔雀王朝 (佛教)

    324-187 B.C.

    統治整個北方平原,是第一個帝國。 旃陀羅笈多孔雀(月護王)利用亞歷山大退出、印度政局不穩時建

    國。為了控制印度河與恆河流域,旃陀羅建立嚴密的收稅制度及常

    備軍(含象軍),新修公共水利工程與道路,並首創特務政治。其孫

    阿育王即位後,(273-232 B.C.),以武力征服德干高原,有感於戰爭的殘酷,轉而推行四處佛教。是印度國內佛教最盛時期,阿育王一

    死,印度佛教開始衰弱。其末代國王被將領所殺。 貴霜王朝 ﹙佛教﹚

    100 B.C. -200A.D.

    中亞遊牧民族:月支人中的貴霜部,入侵印度、建立貴霜王朝。王

    朝統治雖不穩,但是在統治者的支持下,佛教由中亞傳入中國。

    王朝時代

    笈多王朝 ﹙佛印並存﹚

    320 -480

    來自恆河流域的旃陀羅笈多一世、二世(自稱為孔雀王朝後裔)統

    一整個印度半島。旃陀羅笈多二世統治期間是王朝最盛時期,被稱

    為「超日王」,印度商人壟斷中亞與西方的海上貿易。東晉僧人法顯

    於此時訪印(405-411)。王朝雖以印度教為主,亦尊重佛教及其他宗教的發展。王朝最後為遊牧民族「白匈奴」所滅,建立起一個東

    起孟加拉、西至阿富汗和中亞的大帝國(480-606)。

    高的女性,稱為「逆婚」。

  • 授課教師:王惟貞

    19

    戒日王朝 ﹙印度教﹚

    606 -648

    興起於恆河中游的戒日王,利用匈奴帝國垮台時,重新建立王國。

    王國擁有常備象軍、馬軍及陸軍的中央禁軍。戒日王本身明智審慎,

    又是藝術、文學及宗教的贊助者。他奉行宗教寬容政策,對佛教陀、

    溼 婆 天 和 太 陽 神 均 示 尊 崇 。 唐 朝 僧 人 玄 奘 於 此 時 來 到 印 度

    (627-646)。不過,戒日王朝實際上是由 30 多個小王國(即藩屬)聯合的的聯盟,戒日王只是政治聯盟的盟主。帝國末年,地方藩屬、

    各省總督及藩王勢力不斷發展,中央權力不斷削弱,故戒日王死後,

    帝國隨即瓦解,印度再度陷入分裂局面,直到回教徒入侵為止。 德里蘇丹王

    國﹙回教﹚ 1206 -1526

    10th .c 末,來自阿富汗突厥王朝的穆罕默德,不斷經由山口進入印度劫掠。穆罕默德被稱頌為「伊斯蘭教之劍」,除了將回教傳入印度,

    還將許多印度教廟宇毀滅。1193 年,另一位來自古爾的穆罕默德佔領了德里,並控制孟加拉及整個印度斯坦,建立以阿富汗為根基的

    穆斯林帝國。長期統治的結果,卻使穆斯林政府逐漸印度化。帝國

    在蒙古部落:帖木兒軍隊的侵擾下,元氣大傷,終於滅亡。

    外族入侵

    蒙兀兒王國 1526 以帖木兒為首的蒙古人建立蒙兀兒王國,蒙古人劫掠後退出,整個印度再度陷入分裂的局面。相較於不斷的戰爭,賤民與女性的地位

    卻日益低落,佛教也蕩然無存。印度教則採取與各宗教和平共存的

    方式,接受回教的影響,互相和解並且通婚,使當地回教教義逐漸

    被印度教改變。而虔誠、具有濃厚哲理色彩的回教蘇非派,則吸引

    眾多的印度教徒皈依,使回教與印度教能在印度和諧相處。 殖民時代 帝國主義進

    入 1757 -1947

    1510 年葡萄牙人率先來到,日後荷、法、英相繼東來,成為英國殖民地

    五、文化成就

    (1)主要文化成就在宗教方面,而宗教又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婆羅門教起源於吠陀時代,在列國時代末期受到佛教的挑戰,經歷孔雀、貴霜、笈多王朝時代,融合佛教及其他宗教,成為新興的印度教。主要經典是韻文

    體寫成的《吠陀經》,13共分四部:梨俱、沙摩、耶柔、阿闥婆,另外有祭司和

    僧侶用散文註解經文的《梵書》。《吠陀經》中保留早期亞利安人的多神信仰、傳

    說與故事、宗教祈禱文、符咒及哲學思想,內容豐富生動又活潑。經文中提出「梵

    天」是世界精神的中心,是最高的信仰;而每一個階層都有其行為規範的「達摩」

    (法),人的靈魂會因「羯磨」(業)而不停轉世輪迴,只有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才能超脫生死。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敘述遠古時代的貴族戰

    爭,內容充滿英雄色彩、淺顯易懂,反而成為一般百姓的經典。印度諸神的故事,

    如太陽神毗溼奴(也是歡樂的善神)、破壞之神溼婆、梵天,也藉著史詩的傳唱,

    為平民所熟知,。 西元前 6 世紀的東印度及恆河以北的地區,為了對抗婆羅門的權威,剎帝利

    13 梵文中的「吠陀」即指智慧和知識。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0

    階層興起一場宗教改革運動。釋迦摩尼佛創立的佛教與大雄尊者創立的耆那教,

    初期皆是以哲學討論的方式出現,逐漸演變成新的宗教。經過阿育王的提倡,佛

    教甚至凌駕在婆羅門之上,在釋迦摩尼佛死後雖然分成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但

    其影響範圍卻逐漸擴及海內外。佛教的主要教義為「四締」:苦締、集締、滅締

    與道締。佛教認為人生的痛苦,來自無窮盡的慾望,必須跳脫慾望的羈絆,才能

    超脫生死。值得注意的是佛教認為人人皆可成佛,沒有階層之別,所以深受下階

    層民眾的歡迎。不過,由於佛教教義和婆羅門相似,在沒有政府大力支持的情況

    下,逐漸被新興的印度教取代。 (2)科技及藝術發展 古印度人首先發明「0」的概念,並發明代數學。今日的阿拉伯數字最早即使起源於印度人的成就,被阿拉伯人吸收後傳至西方世界。此外,根據考古資料,

    印度人在西元四世紀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冶鐵技術,19 世紀歐洲人才能達到其純度,可惜受到印度人重視精神甚於物質的觀念影響,其技術已經失傳。至於藝術,

    多是宗教的附屬品,各式石雕、神廟的裝飾均是以神話故事為主題。 六、附錄:神話

    根據《往世書》(Puranas)、《梵書》﹙Brahmanas﹚的記載,神話中第一位國王是摩奴(Manu Svayambhu,意為“自身生長的摩奴“)。摩奴是大神梵天(Brahma)所生,本身是男女同體者。他的女身那一半,生了二子三女,子女們又繁衍出數代的摩奴,其中一個摩奴叫做普里圖(Prithu),成為第一個統治凡間的國王。普里圖把大地命名為「普里西毗(Prithvi)」,開闢森林,躬耕土地,並且向人民介紹養牛、商業及其他和定居生活相關的生產活動。但是,到了第十

    位摩奴統治凡世時,發生大洪水,所有生命都被淹沒了,只有摩奴先得到毗濕奴

    神(Vishnu)的警告,才得以倖免於難。毗濕奴神為摩奴建造一艘大船,船上載著摩奴的家人與古代的七位聖賢。毗濕奴神還變成一條大魚,船緊跟在大魚的身

    邊,穿越洪水,停泊在一處山頂。直到洪水退卻後,才平安重返大地,倖存的摩

    奴和他的家人也再度繁衍生命。摩奴有九個兒子,長子也是男女同體,所以有兩

    個名字伊勒(Ila)和伊拉﹙Ilã﹚,以後從長子繁衍出兩個系統的王室後裔,即伊勒的「太陽王朝」與伊拉的「太陰王朝」,開創了印度文化。

    14

    14 印度‧R. 塔帕爾著、林太譯《印度古代文明》(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頁:14。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1

    第五章:古希臘文明15

    一、概說:文明的消逝與綿延

    在西羅馬帝國步上滅亡的命運時(476A.D.),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也被基督教與日耳曼蠻族摧毀了。古希臘語幾乎被歐洲人所遺忘,絕大多數的古希臘文典

    籍業已佚失。倖存的東羅馬帝國,信奉基督教的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在西元 529 年宣佈封閉了雅典各學院,哲學家們被迫流亡至阿拉伯統治的地區,歐洲就此步入黑暗時代。隨著流亡者的腳步,古希臘的經典與文化成就,卻在東方

    的阿拉伯地區延續下來。阿拉伯人掀起一場轟轟烈烈學習古希臘科學文明的熱

    潮,史稱為「百年翻譯運動」,許多重要的、次要的希臘典籍被翻成阿拉伯文。

    哈里發馬蒙(al-Ma'mun)是這場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在他統治的時間內(813-833A.D.)來自各地的學者齊聚在巴格達、亞歷山卓等城市,努力翻譯、校勘、注釋及研究工作,巴格達成為匯集古希臘文明遺產的寶庫。 到了西元 11 世紀,歷經混亂征戰的歐洲人開始收復西西里、西班牙等被阿拉伯人掠去的土地,人數眾多的「十字軍東征」,渡過地中海、侵入西亞。收復

    聖地的目標雖然沒有完成,但是卻促使歐洲人回到地中海世界,重新和阿拉伯、

    東歐的拜占廷帝國(原東羅馬帝國)接觸與文化交流,拉丁世界的歐洲再度重新

    接觸古希臘文化。從 12 世紀開始,一場歷時長久、規模宏大、許多基督教士投入的「翻譯活動」16,又在拉丁基督教世界展開。透過這次的翻譯,西方世界的

    知識版圖迅速擴張,各門學科迅速復興,古希臘文化中的自由與理性精神重新復

    活,古希臘文化成為古典文化的代表,人們開始崇拜古典文化。14~16 世紀的人文主義者,已經不能滿足於阿拉伯人與基督教教士的翻譯本,希望直接了解古

    本。在學習古希臘文與整理古希臘典籍過程中,學者們重新審視與解讀古典文化

    的真意,並站在時代的角度,對其做進一步的詮釋,成就了「文藝復興時代」的

    美名。當拜占廷帝國的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破時(1453A.D.),許多拜占廷學者帶著搶救出來的希臘文稿典籍,流亡義大利,也為文藝復興注入一股活力。 除了典籍外,許多藝術品、雕刻也成為搜尋的對象。15 世紀時,搜尋古典藝術品的熱潮在義大利興起,羅馬成為此運動的中心。蒐藏、仿製、創新,形成

    新的藝術風格,直到 18 世紀後。從 18 世紀中葉開始,許多學者湧入雅典古城,更多的古希臘藝術品被發現,古物學與考古學於焉成立,古希臘城邦的神廟、劇

    場、競技場及許多傑出的雕像再度顯示在人類的眼前。

    二、自然環境與早期發展

    (1)地理環境

    15 (美)愛米爾.路德維格:「我們所有的宗教與哲學、科學與藝術在地中海誕生、傳遞、爭辯並臻於完美。」收錄在徐善偉、顧鑾齋著《如歌歲月—閱讀古希臘文明》﹙台北:世潮出版社,

    2001﹚頁:15。 16 這次的翻譯的活動,分別翻譯古希臘人與阿拉伯人的著作,特別是古希臘人的科學與哲學著作。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2

    巴爾幹半島南端的丘陵山區及愛琴海中的眾多島嶼中,誕生了現代歐洲文明源頭:希臘文化。古希臘人所稱的「希臘」,除了希臘半島外,還包含整個愛琴

    海島嶼及小亞細亞半島西岸,這個區域正好是歐、亞、非三洲的交通要道。在東

    有愛琴海、西有愛奧尼亞海和亞德里亞海的圍繞下,希臘本土成為諸海圍繞的半

    島。相較於大河文明的沃野千里,希臘卻是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島嶼密佈的環

    境,容易發展成小國寡民的城邦(City State)。溫和晴朗的地中海型氣候,既沒有歐陸的嚴寒,也沒有非洲的酷暑。半島上多山與急促的河流,雖然不利船隻航

    行與內陸的交通發展,但是海洋卻為希臘人提供另外的通道。雖然地形上不適合

    大麥等糧食作物的耕種,冬季多雨、夏日乾爽的的氣候卻有利於葡萄、橄欖生長,

    也激勵居民從事戶外活動。環繞的海洋,也促成希臘航海事業的發展,眾多的希

    臘移民航向敘利亞、小亞細亞及埃及。藍色的海洋,成就了古希臘文化。 (2)前島文明:愛琴文明 西元前 3000-2000 年,來自多瑙河的古希臘人開始分批進入地中海區域,與當地的土著融合成今天的希臘人。整個希臘半島,從小亞細亞的安納托利亞、色

    雷斯,到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到希臘南端的伯羅奔尼撒區域、克里特島

    (Crete),處處可見希臘人活動的痕跡。克里特島的邁諾安文明(Mioam,2500-1450B.C.)與希臘本島的邁錫尼文明﹙Mycenae﹚是愛琴海地區最早出現的青銅文化。克里特島是南連埃及、北通希臘的樞紐,所以邁諾安人自古即善於海

    上貿易。 邁諾安文明出土文物中,有大型的宮殿與墓葬,青銅器、陶器與精美的手工藝品,數量非常豐富。此時出現了歐洲最早的文字,初呈圖形,後來字體逐漸簡

    化為線形,變成音節符號,稱為「線形文字 A」(Linear A,A 對照於日後邁錫尼文字而言)不過目前仍無法解讀。克里特島林木茂密,東部平原適於農耕,種植

    穀物、橄欖、葡萄外,還擁有高超的造船術與著名的海軍艦隊,牢牢控制地中海

    的貿易與航線。邁諾安人以農工產品和地中海各地貿易,尤其是和埃及的關係非

    常密切。而工商與海運又促進了城市的發展,使邁諾安成為地中海最富庶的國

    家,首都克諾索斯有 8-10 萬人口,是地中海區域最大的城市。邁諾安最後毀於新一批的希臘移民:邁錫尼人,海上霸權與商業活動也被腓尼基人所取代

    (10-8th.c)。 位於希臘本島的邁錫尼,約在西元前 2000 年南下,趁著西元前 1450 年克里特島大地震,毀滅邁諾安,成為愛琴文明的新中心。邁錫尼人的商業勢力在西元

    前 1200 年擴展到敘利亞和賽普勒斯,但是受到本身內戰不斷,再加上東地中海區域受到大移民潮(1300-1100B.C.)的影響滅亡,這段時期(1200-750B.C.),被記錄在在著名的「荷馬史詩」中,顧日後稱其為「荷馬時代」。 (3)黑暗時代:荷馬史詩 來自希臘北方、自稱是 Hellen 天神後裔的伊奧利亞人(Aeolians)、愛奧尼亞人(Ionians)、多利安人(Dorians)紛紛佔據了希臘半島的北、中、南邊。這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3

    些民族本身沒有文字,文化程度也遠低於愛琴海諸文化,是希臘史上的黑暗時

    代。不過,這群「新希臘人」在接收愛琴文化的遺產時,又利用腓尼基的 22 字母,創造出新的希臘文字。宗教上的多神信仰以及強調力與美的藝術喜好,都為

    日後希臘文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城邦時代:雅典、斯巴達及其他

    (1)城邦政治的形成 位於希臘中部的雅典、南部的斯巴達是最著名的城邦。每個城邦都有衛城,並在衛城建築公共建設。城邦四周有堅固的圍牆來防禦敵人,城外城有散居的村

    落。這些城邦往往小國寡民,公民具有參政權(女性、奴隸除外)。因為鄰近海

    洋,希臘城邦各自向海外發展,所以城邦與城邦的關係疏遠。為了對抗其他城邦,

    城邦內居民的內聚力很強,團體意識也因而強烈。早期的城邦有國王、貴族會議

    及公民大會,但是王權卻逐漸萎縮。大多數的城邦廢掉君王而實行共和,並限制

    貴族的權力;有些城邦甚至推翻貴族的統治,建立起古代公民權利最發達的民主

    政治,如雅典。17故希臘政體的發展,從王政時代(Monarchy)走向貴族政治(Aristocracy);之後政權被少數或一個貴族所掌,形成寡頭政治(Oligarcy),如斯巴達;隨著商業的發展,部份城邦在不能參加公民大會的商人支持下,建立

    起個人統治的僭主政治(Tyranny,7-6th B.C.)18;當僭主發展至暴政時,在西元前 6-5 世紀時,平民起而推翻僭主,建立民主政治(Democray),如雅典。 (2)海外殖民城邦的出現 由於希臘地狹人稠且依靠海外貿易,所以各城邦紛紛在海外尋找殖民地,建立海外貿易轉口港。人口外移,主要有幾個因素:一、土地不足、分配不均,再

    加上人口過剩,所以至海外尋求發展的機會;其次為城邦的政治迫害:許多人被

    城邦視為有潛在威脅性,因此被流放至海外。19希臘人在殖民地建立城邦以開發

    當地環境,和母邦的政治關係是平行的,在商業與文化上則依賴母邦。如雅典在

    海外最大的殖民城邦,小亞細亞沿岸的米利都(Miletus),是希臘文化外傳的中心。 (3)雅典﹙Athens﹚的民主政治(450B.C.)

    17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在《政治學》中提到:「凡有權參加議事或審判職能的人,我們可以說他是那一城的居民;城邦的一般涵義,就是為了要維持自給生活而具有足夠人數的公民團

    體。」「城邦不論是哪種類型,它的最高治權一定寄託於『公民團體』,公民團體實際上就是城邦

    制度。」「凡享有政治權利的公民的多數決議,無論在寡頭、貴族或是平民政體中,總是最後的

    裁判,具有最高的權威。」《世界通史—上古篇》頁:267-268。 18 僭主(Tyrant)來自小亞細亞,原本和君王同義,這時被希臘用來指城邦政治中依恃武力和非法手段僭越奪權的專制頭領。這些僭主們在掌權後,為了酬謝商人與平民,往往扶持工商業發展,

    並打擊貴族、沒收貴族土地,分配給貧苦的平民。不過,後期的僭主們往往流於暴政統治,反而

    導致平民不滿,是以僭主統治無法長久。 19 如雅典的貝殼放逐法、貝殼彈劾法、陶片流放制﹙Ostracism﹚,在公民大會後被放逐。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4

    雅典是希臘城邦中最有人文教化的城邦,留下許多豐富的史料、碑文及後人的研

    究。20雅典的先祖:愛奧尼亞人,在阿提加半島(Attica)的山丘上建立城邦,地勢高而易守難攻。城中有王宮、雅典娜神廟,並有道路直通海邊。主要生產經

    濟作物,並盛產陶土。海上貿易為雅典帶來許多利益,使雅典成為最富庶的城邦。

    藝術中所描繪的日常生活,處處可見經商致富的影響,因此雅典成為希臘城邦的

    代表,尤其是其所象徵的民主政治。雅典亦如其他城邦,由王政走向貴族政治

    (621B.C.)。 A、梭倫改革﹙Solon,594B.C.﹚ 約在西元前 600 年,由於土地歉收,許多農民因債務淪為奴隸,以及中產階級的商人沒有政權等因素,雅典人決定改變貴族政治,賦予執政官較大的權力,

    在這種呼聲下,梭倫(638-538B.C.)推動了一系列的改革。梭倫首先頒佈「解負令」,即恢復「因債為奴」農民的自由人身分;並按收入多寡,把人民分成四

    個等級,每個等級有自己的財富和社會地位。21在政權方面則擴大公民權,允許

    商人階層參政;除了第四級的公民外,前三級公民均有權參與公民大會,使公民

    大會成為固定常設機構(10 部落各有 40 個代表的四百人會議),間接削弱貴族會議的勢力。梭倫的改革減緩了城邦內的不安,使雅典的經濟繁榮、國力強盛。22由於執政官任期只有一年,梭倫在期滿後即飄然離任,從此不再涉足政治,雅

    典城內的政治派別紛爭復起,曾經是梭倫的親密戰友、山地派23的庇西特拉圖

    ﹙Peisistratus﹚依靠農民的力量成功建立僭主政治(541-527B.C.,希庇亞斯Hippiass 繼之,527-510B.C.)。庇西特拉圖繼續執行梭倫的立法,公民大會與執政官的選舉照常進行,只是擔任官職者都屬於他的黨羽。他常常四處巡視,特別

    注重農民的權益及打擊貴族的勢力,並削弱貴族對地方司法的干預,所以平民對

    他非常有好感。24不過,他的兒子希庇亞斯卻沒有繼續他的「仁政」,於是被憤

    怒的人民放逐後逃至波斯,促成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推進了一

    大步。 B、克利斯提尼改革(Cleisthenes,510-504B.C.) 貴族出身的克利斯提尼被希臘人稱為民主之父。他將公民大會基礎的四百人會議擴大成五百人會議,選舉辦法則改成抽籤制。五百人會議負責立法並處理休

    會期間的日常事務;執政官負責所有行政;司法權則另設陪審制,並建立「陶片

    放逐法」,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把對城邦有威脅的人流放至海外 10 年(仍保有其財產)。25克利斯提尼廢除因貧富分級的等級制度,並將雅典按地形劃分成 10 個

    20 雅典被視為「希臘人的學校」。 21 政治權利分成四級。第一級,任高級官員,須提供騎兵和馬匹;第二級,官職與第一級同,但不可任司庫,須提供重裝甲配備;第三級,雖可出任低級官員,但與執政官等高級官員無緣;

    第四級,不可擔任官員,但可以當步兵或海員。藉以提高商人的地位和權力。 22 亞里斯多德曾說梭倫「採取曾是最優秀的立法,拯救國家。」《世界通史.上古篇》,頁:287。 23 雅典內部形成三大派系:平原(貴族)、山地(農民)、海岸(工商業者)三派。 24 亞里斯多德曾說「庇西特拉圖處理國政是溫和的、而且是憲法形式的;他每事仁慈溫厚,對待犯法的人尤其寬厚…,在他統治時期,從不與大眾為難,總是致力和平,保持安靖;所以人們常說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有如黃金時代。」《世界通史.上古篇》,頁:289。 25 年滿 18 歲的公民,有資格討論五百人會議所提出的任何提案。陪審制則是每一年在雅典選出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5

    行政區域,破除平原、山地、海岸三大派系。因此亞里斯多德說克利斯提尼的改

    革,比梭倫的改革還民主。 C、伯里克里斯改革﹙Pericles,461-429B.C.﹚ 伯里克里斯統治期間,是雅典的另一個黃金時代。受到波希戰爭的影響,各級官員的選舉權(抽籤)擴及所有的男性公民,而掌握軍權的十將軍,權力卻越

    來越大。最後由十將軍之一的伯里克里斯﹙495-429B.C.﹚掌握統治權,在克利斯提尼的基礎上,繼續推動民主政治,並提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不過,雅典雖建立民主政治,卻是齊頭式的平等,女人與奴隸則沒有政權。由於

    公民的素質不一,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容易遷就於大眾的需求。 ﹙4﹚斯巴達(Sparta)的寡頭政治 斯巴達是領土最大的城邦之一,也是軍事教育最徹底的城邦。斯巴達位於拉哥尼亞平原,以農立國,是唯一在平原建立衛城的城邦。其先祖是剛勇、質樸的

    多利安人,故戰鬥力較強。嚴格的社會階級,區分為公民﹙Spartans﹚、非公民(Perioeci 投降者、無參政權者、邊區住民)、奴隸(Helot 希洛人)三大階層。其政治結構是 2 位虛位國王、元老院、公民大會及 5 位監察官。元老院由年滿60 歲的退役公民出任,屬終身職,主要籌劃國家的政策。公民大會每個月舉行一次,凡年滿 30 歲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參與,只能批准或是否決元老院的決策。實權則掌握在監察官之手,可以監督元老院和國王,並具有司法的功能。 斯巴達的男性公民被要求終生過著嚴格的軍事生活,初生男嬰如果體質不合要求即被拋棄。少年時則要經歷缺少衣食、日夜操練等艱苦生活的考驗。成年(20歲)後依舊住在反覆操練的軍營中,只能偷偷回家會見親人,直到 60 歲才能解甲歸田過平民生活。精神上,以培養視死如歸的軍人氣質為主,因此斯巴達軍隊

    成為希臘世界實力最強、紀律最嚴格的軍隊。為了保持戰力,斯巴達特別注重訓

    練女性的體力與紀律觀,以確保下一代的健康與守規矩,並能接受親人的陣亡。

    因此,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勇敢的軍人,除了軍事外,其他的建設一律配合國防

    需求,行政效率相對提高,發展出特有的軍國主義。 由於男性都在軍營中,奴隸成為主要的經濟勞力。為了確保農業生產無虞,斯巴達人嚴密監控奴隸的生活,希洛人每年都要按時挨打,為的是讓他們牢記奴

    隸的身份。政府常令青年公民到希洛人的村莊巡查,白天注意青壯勇敢或是面露

    不滿者,再利用半夜襲擊,將他們活活打死。每年新當選的監察官,上任的第一

    天要先向希洛人宣戰,任何屠殺都合情合理,不受法律與宗教的束縛。

    四、烽火連天:波希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

    (1)波希戰爭(The Persian War,492-479B.C.) 波希戰爭和雅典的海外殖民地「米利都」密切相關。印歐民族的波斯人在居魯士、大流士等君王帶領下,迅速成為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地區最強盛的大帝國,

    6000 人,分成不同的法庭,不分階級,可支薪。陪審員及五百人會議議員的任期皆為一年。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6

    米利都也被波斯人所佔領。整個事件起於米利都的愛奧尼亞人(Ionian Revolt,498B.C.)不滿波斯籍省長不合理的重稅,因而尋求母邦的支援,並焚毀波斯位於小亞細亞的省府薩地斯(Sardis)。當大流士派兵消滅米利都後(493B.C.),得知雅典介入,為了復仇及避免亂事再起,決定征討希臘地區。 第一次波希戰爭(492 B.C.),第一批海陸軍組成的波斯軍隊,沿著色雷斯海岸南下,海軍卻在海上為颶風襲擊,幾乎全軍覆沒,波斯軍隊無攻而返。第二次

    波希戰爭(490 B.C.),波斯兵分二路,在北路所向無敵,南路則攻擊雅典,雅典緊急對外尋求支援(馬拉松由來),卻逢斯巴達的祭典無法出兵,在這種危急情

    況下,雅典公民同心抗敵,26清晨襲敵於不備,最後以少擊多,取得勝利。第三

    次波希戰爭(480-479 B.C.),波斯皇帝澤爾士(Xerxes,或譯成薛西斯)經歷十年的準備,集中全國軍力、財力後親征。波斯大軍越過達達尼爾海峽,經過色雷

    斯、馬其頓後,長趨直入希臘半島。希臘各城邦組成聯盟,以斯巴達為首,抵抗

    波斯的入侵。斯巴達軍隊駐守在波斯軍隊必經的關口(Pass of Thermopylae),由於聯盟各城邦互相猜忌,不肯支援斯巴達,導致斯巴達以 300 人士兵抵擋波斯30 萬大軍,在激烈戰役後幾乎全數陣亡,嚴重影響斯巴達的國力,也埋下日後希臘內戰的導火線。 波斯人攻入雅典,雅典人倉皇逃至海上。幸而希臘地區海灣地形又淺又窄,使得波斯的巨大船艦調度不便,反而給雅典輕小船艦可趁之機。其次,波斯軍隊

    在長途遠征之後,軍心疲憊,雅典人卻在生死存亡的危機感,同心一致,再加上

    雅典人習於海戰,雅典竟成功擊退波斯的海軍,連澤爾士的兄弟都陣亡。受此挫

    敗,澤爾士留下部份陸軍後,返回波斯。希臘人趁勝追擊,逐步恢復了愛琴海與

    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獨立地位,迫使波斯同意締結合約,承認小亞各希臘城邦的

    獨立,不再出兵愛琴海(449 B.C.)。27 (2)伯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 War,431-404B.C.﹚ 波希戰爭的勝利,不是和平,卻是希臘城邦的爭霸與衰落。為了防止波斯復仇,以雅典為首的城邦組成「提洛同盟」(Delian Leagne),並在提洛島上放置同盟的金庫。勝利沖昏了雅典人的理智,侵佔了金庫,並干涉其他城邦事務。不滿

    的城邦,推舉斯巴達為首,組成「伯羅奔尼撒同盟」。兩大陣營長期征戰,殺戮

    不斷,最後雖然由斯巴達取得勝利,28卻是兩敗俱傷。馬其頓帝國於是出兵希臘,

    在西元前 335 年結束希臘的獨立地位。

    26 曾經參戰的雅典悲劇詩人愛斯奇里斯(Aeschylus)在《波斯人》(Persae)一劇中,生動描述了希臘戰士在戰爭中所發出的愛國之聲:「前進啊!希臘的男兒,快救你們的祖國,救你們的妻

    子兒女,救你們祖先的神殿與墳墓,你們現在是為自己的一切而戰。」《世界通史—上古篇》頁:293。數年後,希羅多德來此關口憑弔時,猶見山丘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過往的行人啊!請去告訴斯巴達人,說我們謹守祖國的教誨,長眠於此地。」《如歌歲月—閱讀古希臘文明》,頁

    53。 27 雅典的勝利,被當代人歌頌成「西方的民主政制」戰勝「東方的獨裁專制」。 28 西元前 446 年,雅典、斯巴達曾經締結合約,約定陸上歸斯巴達所有,海上則是雅典的天下。

  • 授課教師:王惟貞

    27

    五、希臘文化的遺產

    希臘的文化成就,除了首創民主政體之外,主有四個方面:文學、藝術、史

    學與哲學。其中,以雅典在思維與史學方面的成就,最受矚目。 (1)文學:詩歌與戲劇 希臘人留下許多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