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29
<01-F-value.doc>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1、評估(Assessment):調查了解各層級對象的現況、功能與變遷。 2 、推估(Estimation) :由樣本(sample)量的分佈( SD , X ) ,了解族群(population)量的分佈(μ, σ)3、評價(Evaluation) :確定什麼東西對人們有價值、財貨與勞務的價值,以為提供個人或 某組織行為決策的依據。 4、評價即決定事物之價值以做為人們行為取決之準則。 5、評價:(1)Valuation 所著重的是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為一門學科。 (2)Appraisal 則為評價理論的實際應用,乃針對一特定之人、事、地點、時間, 運用專業技巧,評定其價值之指南。 二、何以要評價: 價格>使用價-不買 價格<使用價-買 訂出一個價格作為人們比較的標準,即為評價的目的。 獨立事件(independent projects):決定執行與否。 互斥事件(mutually exclusive projects):最佳方案的選擇→標準化(normalization選擇經濟效率最佳的目標,如 淨現值最大 達到收益目標 涉及形成商品與事業,為估算概念與方法的學科,更而應用此概念、方法,估計某時點、 某特定個體及項目的價值,以確定個人間、個人與政府間財產/效益轉化的可接受數目。 ()何謂經濟評估: 根據 Webster Dictionary (1963) ,經濟評估乃是利用經濟分析(economic analysis)的方法, 對一件事的品質、重要性程度和情況予以估量其價值。 ()經濟評估功用(Steinhoft 19801.決定價格 5.評量地域或國家的衝擊 2.得知收益得大 6.決定環境改變的影響 3.資源最適分派 7.決定經驗的價值 4.決定是否投資 8.決定優先次序

Transcript of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Page 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1、評估(Assessment):調查了解各層級對象的現況、功能與變遷。

2、推估(Estimation):由樣本(sample)量的分佈( SD,X ),了解族群(population)量的分佈(μ,

σ)。

3、評價(Evaluation):確定什麼東西對人們有價值、財貨與勞務的價值,以為提供個人或

某組織行為決策的依據。

4、評價即決定事物之價值以做為人們行為取決之準則。

5、評價:(1)Valuation 所著重的是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為一門學科。

(2)Appraisal 則為評價理論的實際應用,乃針對一特定之人、事、地點、時間,

運用專業技巧,評定其價值之指南。

二、何以要評價:

價格>使用價-不買

價格<使用價-買

訂出一個價格作為人們比較的標準,即為評價的目的。

獨立事件(independent projects):決定執行與否。

互斥事件(mutually exclusive projects):最佳方案的選擇→標準化(normalization)

選擇經濟效率最佳的目標,如淨現值最大

達到收益目標

涉及形成商品與事業,為估算概念與方法的學科,更而應用此概念、方法,估計某時點、

某特定個體及項目的價值,以確定個人間、個人與政府間財產/效益轉化的可接受數目。

(一)何謂經濟評估:

根據 Webster Dictionary (1963),經濟評估乃是利用經濟分析(economic analysis)的方法,

對一件事的品質、重要性程度和情況予以估量其價值。

(二)經濟評估功用(Steinhoft 1980)

1.決定價格 5.評量地域或國家的衝擊

2.得知收益得大 6.決定環境改變的影響

3.資源最適分派 7.決定經驗的價值

4.決定是否投資 8.決定優先次序

Page 2: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

二、價值(Value)

價值=f(滿足的量);效用(Utility):人類需求慾望的滿足謂之。價值=f(效用、環境

條件、評估時的評估對象的狀況)。

(一)為人類的觀念,是指某一定時間、地點、某一特定個體的價值。效用、滿意、愉快是另

一種表示價值用途的用詞。

個人願意放棄(willing to give up)財貨或勞務(goods or Services)。

個人願意支付(willing to pay, WTP)以獲某財貨或勞務。

(二)價值(value) 經濟學新詞典-高權康(三民書局)

1.購買他人財貨或勞務的能力

2.維持人類生命及增加福利的力量

3.滿足人類慾望的力量

4.具有貨物之價值,足以交換他種貨物及勞務之數量的效用

5.表示財貨對於滿足慾望的效用程度

(註:慾望(wants):指人類多樣性及永不滿足的慾望,也是經濟活動的推動力量。福

利(welfare):社會體系中,個人或團體成員所獲得的經濟滿足和利益。)

(三)價值內容可分:

1.使用的價值(value in use)

能滿足慾望的財貨,便是有效用,此財貨即具主觀價值、使用價值、客觀價值。

2.交換價值(value in exchange)

財貨作為交換,以獲他物之手段的價值,謂之。或某一商品一定量與其他商品交換

而具有的能力(不僅是滿足自己生活的慾望,且滿足他人或社會的慾望)。

3.象徵價值

某活動、東西用來表示一種文化標誌,或一程象徵,藉以展示身份地住聲望特權。

4.記號價值

心理、認知層面,牽涉到情緒的投入、聲譽及人生的意義(東吳 蔡明哲教授-休

閒社會學 1991)。

三、確定價值的方法有三:

(1)市場價值 價格 D S

P1 現金價格

Q1 數量

即以貨幣表示之價值(財貨交換價值以貨幣表示)

可區分:由經濟學:供需曲線相交下,其數量個定的價格(供需平衡時)

生產者(廠商):起碼抵償成本,邊際成本=邊際收入

消費者(家計):偏好價

Page 3: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3

演變成:

買賣價:賣買雙方依供需關係.自由競爭後協議的價格-市價

費用價:依生產物生產費查定之價值(某財貨產出,所支出費用當其價值)

資本價:生產資本每年產出一定價值時,可以其所得按一定利率而定

期望價:依生產成本,將來可能期待的收入而查定的價格

(2)使用價值

(3)社會價值-集體安全、勞務、財貨的公平分配、立法機構、公共管理部門、估價、規劃、

計劃、政策擬定,由法律、規章、制度、調整與預算撥款制定社會價值條件與標準

四、若價值以使用價值、非使用價值來區分:

(一)使用效益(user value)

消費者利用或使用資源而獲得效益謂之,可分直接、間接:

1.直接使用效益:消費者直接利用資源而直接獲得效益,如:森林遊憩效益-健行、露

營、爬山。森林生產效益-水源涵養提供、木材科研場所。

2.間接使用效益:消費者間接利用資源而獲得效益,如:森林遊憩、美效益-賞景、照

相。

(二)非使用效益(nonuser value)

消費者無須實際使用該資源,但因資源存在而生之效益,此效益可分為三:

1.存在價值(existence value):消費者基於對特有或稀有的資源(如特殊景觀、稀有動

植物及其生育地、棲息地),而希望該資源獲得適當的保存,所願意支付金額謂之。

2.選擇價值(option value):消費者希望資源得以保存以備其自己未來產生需求時,消

費而得到滿足,即避免資源提前開發使用,所願意支付的金額(價格)謂之。

3.饋贈價值(bequest value):消費者希望某資源,可以讓後代子孫使用,所願意支付的

價格。

使用者效益(利己、現世)

森林效益 饋贈價值(利他、後代)

非使用者效益 存在價值(利己、現世)

選擇價值(利己、現世)

Randall 1986:依經濟理論上的效益,將非市場評價方法分為:

1.所得補償法(Income Compensation):由於環境資源之增、減量,消費者為保持原來效

用的水準-所需補償的金額。

2.支出函數法(Expenditure function apportion):利用環境資源及其他市場財貨在消費者

效用函數中之相關性→環境增、減量之價值。

五、價值與選擇的關係:

建立價值做出選擇

Page 4: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4

通過選擇確定價值

六、森林評價學(forest valuation)

(一)研究如何評定森林或其組成分子(林地+林分、林木),全部或一部份貨幣價值理論和方

法的科學→評定森林各項功能和其分子組成價值

(二)森林評價的目的:

林業工作者常常涉及一些事務,如森林規劃(Forest Planning)、經營計劃、財政方法使

用(Financial Appraisal)需做特殊評估,如資源評估(Resource Assessment)和環境影響評估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立木-林分

森林

原木-林地

Σ林木:林分

林地 森林

環境 森林生態系

人類需求 森林資源 經營

經營管理 森林資源 管理

另外如:

1.土地/用材買賣

2.計劃

3.危害其他法律要求、訴訟案件賠償

4.稅收

5.貸款

(三)森林評應用時機

森林買賣、交換、借貸、分割、合併、公共目的征田之補償金額、被害損傷、賠償、稅

額、抵押、典貸、擔保,森林保險及有效經營森林時計算所需→增列資源有效分派,提供國

民最大福祉之判定。

1.定價原理 3C policy

(1) Comsummer needs:以需求為定價的方法

(2) Competition:以競爭為定價的方法

(3) Cost:以成本為定價的方法

2.尚有以追隨領導之定價方法

(四)於林業上,亦需要評價來建立一套供人比較之標準,而達到以下數個目的:

(1)用於林地、林木之交易:

買賣雙方於交易前皆須估測林地、林木之價格若叫價高於市價或林主之使用價,則可

Page 5: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5

能成交。

(2)用於經營計畫時:

當經營已達到以計劃來管理產物、林木收穫的水法和勞物提供時,那麼便須透過評價

表示出林產物和效應的價值,以提供投資時的參考,強調未來趨勢之預測。

(3)損毀賠償或其他法律上的申請:

當林地遭損毀,如林火、盜伐等,須經民法訴訟申請賠償時,或是遺產繼承分配時,

評價乃為一必經之程序。

(4)稅賦:

政府於收稅務前,通常必須派員評價決定稅額,一般以市價為準,並參酌鄰近相似產

業以達評價之公平性,但有些地方徵收林地稅,乃以林地使用價為標準。

(5)貸款:

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通常會提供森林經營資金貨款,於貨款之前須藉評價估測出市

價,以林地與林木作為抵押。

七、林業生產特性對評價方式有如下影響:

(1)市場非經常活躍,常有地方性之獨占寡買現象,因買方之寡買或賣方之壟斷,而使成交

之市場價格偏高或偏低,不能做為評價公允之準則。

(2)林業生產期很長,少至二十年多至一百年始達成熟期,是故森林經營者,在投資如此長

期計畫時,必須具備兩項要件:a.對未來木材市場極具信心。b.必須要有在投資大量成本

之後,回收需時甚久的心理準備。

(3)森林之無形產物及公益功能之評價日受重視,如景觀、野生動物、森林遊樂等。但諸如

此類之公益功能,通常不在市場上做任何的交易,而提供免費或索價低廉之服務。

基於上述林業的諸多特性得知,森林評價實需較特殊的方法,及高技巧的評價技術,方

能對於非市場交易的財貨與公共財進行評價。

八、評價的方法:

(1)市場法(Market evidence):

以數個成交的林地價格為標準,經比較而評定待估林地之價格。

(2)淨現值(Present net worth of value in use ):

淨現值可視為資產在特殊用途下之最經濟價格,此為買主所願給付的最高價格,我

們可依淨現值對未來價格、成本、收穫的假設,推測投資報酬率。市價為在買賣雙方皆

有心中之淨現值之後,在市場上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多數買主欲競標一林地時,誰能付

給期望淨現值,誰就有希望標得此林地。

(3)導出剩餘價值法(Derived residual value):

對於立木價金或原料之計算,通常以此法進行評估。首先須查知售價,扣除物料、

運費等成本後,即為其價值。由於立木價金=售價-成本,故當運輸距離過大時(大過

售價),立木價金可能出現負值,失去標售價值;反之,當運費成本低廉,立木價金相對

Page 6: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6

增加,而使標售意願提高。

(4)市場量化法(Market quantification):

此法將特定市場產品的供需曲線,以數學模式表示出來。

(5)重置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當財產遭損毀、盜竊、遺失時,欲決定其價值,常以重置成本法,即計算與對象產

物互具替換性的財貨成本。此法適用於交易頻繁的動產成本計算,對林業而言較不適用,

因林地為不動產,且我們視林地間(或林木)相互取代性不高。

(6)評價專家官員制度(Expert judgement):

在實施此制度之前,必由行政官員、立法委員、…中選出專門人員,成立一個行政

組織,以行評價工作。這些評價官員經由法律條款、立法與常規來決定財貨之價值。

九、森林生產效能評估

(一)森林生產效能之評價→森林、植群種類/生育地因子(位置、氣候、土壤、生物因子)與地價

評價有密切關係。

(二)森林評價之前提條件:

(1)森林評價應以立地條件/施業方法/森林構成因子

V/ha = f (SPS, Age, SQ, Den, Treatment)dw/dt = g(Gene, Envi, GxE)

(2)評價需先選定、判斷、評價目標事物是個別的-需以過去資料推測未來的價值

(3)作業法不同、投資時期不同→ 現在價

收獲時期不同、收獲量、市場價左右→時價為基準(物價 、貨幣價變動)

(三)如何評估山林(林地+林木)的現價、生產力、變更林業用途以外之利用價值→訂合理租金

以保森林財產權利

利率(rate of interest):利息/資本×100%

林業利率:(收益/投入資本)×100%

收益利率(alternative rate of return)、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林業為生產事業,其

經營期長,林主預定的收益利率→偏好及經營林業條件

林業利率一般取比市場利率低,因為:(1)事業較安全;(2)事業簡易;(3)隨時伐採,

事業選用自由;(4)事業偏好;(5)生長期長連續。

後價(future value):一定資本 k,以利率 p%,於 n 年間增加本利和 N 即為後價 N=k10pn

N1=k(1+0.0p)

N2=k1.0p(1+1.0p)=k1.0p2 Nn=[k(1.0p)n+1]×(1+0.0p)

Nn=........

(四)生產資本有查定其貨幣值(即價格)之必要,其價格查定對象為林地價、林木價、森林價

費用價(成本價)(cost value):生產物之生產費用查定之價格

買賣價(市場價)(sale value):買賣雙方供需關係

期望價(expectation value):生產資料將來可期待之收入而查定之價格

Page 7: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7

資本價(rental value):生產資本每年產生一定所得時,所按一定之利率而求其前價。

十、野生動物的價值(Wildlife Value)

(一) 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

(二) 醫學、營養價值(Medical & Nutrient Value)

(三) 遊樂與美學的價值(Aesthetic & Recreation Value)

(四) 宗教文化價值(Ethical Value)

(五) 基因保存的價值(Gene pool potential Value)

(六) 生態上的價值(Ecological Value)

十一、參考文獻

Lawrence S. Davis & K. Norman Johnson 1987 Forest Management MC Graw HillBook.Company

Part 3:Valuation

1.Valuation & Appraisal2.Valuation of the Tree3.Valuation of Timber Stand & Land4.Valuation of Nontimber Forest Outputs

Page 8: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8

一、課程內容

一、森林資源經營管理

(一)森林資源經營理念

經營科學:決策理論

經營管理 公經濟-國民經濟系統決策 (成果經濟估分析)

最適化模式(經營經濟評估)

(投資評估)勞力與資本 私經濟的財貨與勞務:價格

生物科學: 需求資訊生態系行為觀察與分析 社會科學:

生物物理 公經濟的財貨與 制度化分析反應資訊 勞務:政策信號

生物生態 商品(財貨) 社會經濟系統森林資源系統供 給 美感(勞務) 需 求

模擬模式 成本效益模式(功能評價)

圖1-1:森林多項資源經營的結構與過程(仿、修 Behan 1990)

Page 9: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9

圖1-2:TEAMS決策資源系統(DSS)之流程表(Covington et. al 1988)

表推估、預測現況(Status)、功能(Function)、變遷(Change)與決策之模式

地理資訊系統多項資源調查資

料庫成本與價值的資訊

方案模擬模式

目標與限制多項資源推測與預測的產出

經濟模式

經濟產出

最適模式

每種方案對土地產值

空間分派與時間

排程合理之資源

管理與保育資訊

生物生態方面

生態經營管理方面 社會經濟方面

生物

社會

經濟

Page 10: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0

森林資源經營學課程內容之基本架構為:

圖1-3:林政處理、法規與森林資源經營目標決策資源系統(DSS)之模式庫(Behan, 1990)

(1)以目標為導向之經營(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

經營效率(Management efficiency)

(2)調查資料、資訊提供的目的與範圍

林政處理、法規 森林資源經營目標 經營現況、社會需求

森林資源經營資料收集與調查

資源模擬模式

資源經營之經

濟評估系統

地理資訊系統

森林資源經營決策 森林資源經營專家系統

森林資源經營計劃

執行

結果

Page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1

圖1-4:森林多項資源經營的決策結構與過程

各種森林生態系/資源類型之經營管理原則

森林資源經營目標社會、公共意見

森林資源經營資料收集與調查

資料建檔、處理、分析

資源經營資料庫系統

資源經營之經濟評

模擬模式系統

地理資訊系統

環境影響評估系統

法令、政策、技術、人事、組織

經濟、財務

生物、生態、土地

整合經營管理資訊

森林資源經營決策 森林資源經營專家系統

最大化、最適化方案評估選擇

森林資源經營計劃

執行

結果

法規

人事─組織、用人

行銷─指導、控制

財務─指導、控制

研究發展─指導、控制

計量方法

模擬方法

決策分析

系統評估

數學規劃

.取代性(trade-off)對其他資源影響評估(相容、互補、競爭)

潛能(Capability).生態性功能.生物性功能

可行性(Feasibility).經濟效率.經濟福利或經濟財.社會及文化接受性

適合性(Suitability).行政實際性.法令、政策.作業與技術

Page 12: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2

經營目標

森林資源評價

資 料 資料庫 社會需求預設

收集分析 GIS 森林功能評價

(社會經濟評價)

方案擬定 模式庫─生物、生態/社會經濟

方案限制 (生態模擬、統計、相關、

靜態、動態經營經濟模式)

方案選擇 經營方案,計劃評估

(經營經濟評價)

決策專家系統

計 劃

投資評估

執 行 經營技術 木材產業評價

土地、人力、物力、財力

結 果 成果經濟分析

(國民經濟評估)

圖1-5:經營決策系統

人類由於人口增加、生活水準的提高,導致對森林資源財貨與環境勞務的需求增加,為

滿足需求,提供財貨與勞務的價值,而需透過規劃和有效率的政策來進行。有關森林資源財

貨與環境勞務,有些透過市場買賣,然有些則無市場價格,雖然如此,這些決策仍是經濟性

的,亦即為稀有資源的競爭需求(competing demands for rare resources)。

決策一般可分為二種:一為是否值得去得到某東西或執行某行動;二為選擇一個最好的

方案規劃、執行。一為獨立事件(independent project),二為互斥事件(mutually exclusive

project)。

Page 13: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3圖 1-6:森林資源經營保育決策支援系統圖

森林經營、保育目標

森林經營、保育資訊系統資料、資訊收集

行政法規 資料、資訊收集資源調查

等高線圖

坡向圖

坡向圖

河流圖

林道圖

區劃圖

土壤圖

氣候圖

動物棲息地

植物生育地

林型圖

土地利用型圖

需求圖

意見表

錄音(

影帶)

社會經濟資料

歷史資料庫

資料庫

像、圖/屬性、式、表、文

社會調查

經營技術

經營歷史

專家意見

環境影響

經濟

自然

社會

社會福需利求

公共意見

土地 生物

地被

森林

動物

地形

位置

土壤

氣候

衛星數據

地面調查

航測照片

衛星數據

地面調查

航測判釋

資料處理

地面調查

航測照片

資料轉換

資料處理

繪圖

分析

統計分析

數化

分析

基本圖

主題圖

數化地圖

法令政策

人事組織

規定限制

系統

統計報表

會計報表

森林環境因子林木及其生長、收穫林地變造林木與環境關係動物活動模式森林功能量化技術評估森林經濟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模式庫計劃方案經營保育作業系統

可否供經營、保育決策資訊

方案擬定像、圖、表、式、文

選擇方案

經營管理決策經營管理計劃浩動執行

結果

Page 14: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4

壹、經營理念

一、單一目標之資源利用間之關係

1.附加關係(Supplementary relationship)、獨立關係(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某資源利用程度之增減,不影響其他資源利用程度,如牧草增減─遊樂利用。

2.互補關係(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某資源利用程度之增減,造成其他資源利用程度之增減,如野生動物保育─遊樂利用。

3.競爭關係(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某資源利用程度之增減,造成其他資源利用程度之減增,如木材生產─水資源。

二、多目標經營理論(Forest Resource Multiple-Use Management)

1.等地位論(Equal priorities philosophy)

依1960 MU-SY為基礎,其基本原則:

(1)利用間應求和諧(Harmony)衝突則當諧調(coordination)。

(2)各資源利用之地位,基本上同等,無相對優先權(relative priority)。所以森林經營應以滿

足大眾需求為原則,對實質與非實質效益均應同樣重視,不分輕重。

2.主利用論(Dominant use philosophy)

美學者W.A.Starr提出:

森林資源固然可以提供各種利用,然大眾對各種利用的需求程度不同,且各地區範圍之

各種資源可供利用能力亦異,所以其利用應有輕重,主次之分。

3.綜合理論

因為(1)林地生產力固定(2)森林資源利用需求不斷增加,新的科技導致資源利用方式的改

變和產品的不同,又因有代替品所以利用方式轉移。即因為人為提高地力,增加資源利用程

度,使資源更豐富,所以可以同時經營多種利用,因此有否主次利用經營目標,就不再是重

要問題,而倒應在多目標利用計劃和經營上多予注意,以發展出一套可資利用之作業方式。

多目標經營利用即在求最適利用(Optimum Use)可為

1.不分先後之利用組合(Combination of use)

2.有輕重之分之單獨利用,有主、次利用之別。

三、多項資源經營理論與生態系經營(Forest Multiresource Management And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1)以生態系為出發點的作法,似乎是與永續生產模式背道而馳的。生態系經營時代,林

業人員考慮的是森林生態系的狀態,而不僅僅著眼在資源供需方面。保續生產模式是

市場動態取向,只求消費性經濟學的合理化而已。多項資源經營的重心為土地是整個

生態系的。

Page 15: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5

表1-1:永續生產的多目標利用與多資源林業經營之比較

永 續 生 產 的 多 目 標 利 用 多 資 源 林 業 經 營

假 設

森林是由多種可利用,時空分布

相異的財貨與勞務組成;社會對

森林利用的認知是不會改變的;

長期的社會觀是"過度利用"林地

是生產力的限制因素。

森林是一個完整的生物地理系

統,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操縱

後,會以系統方式產生各種反

應;社會對森林的認識是動態與

易變的;生產力的限制因素是資

金。

目 標永續提供多種特定與獨立的財貨

及勞務

以最低成本同步生產多種相互關

連及可利用的財貨及勞務

限 制 條 件定時收穫量不得超過該時段的生

長量

維護該森林生態系仍然是一個生

態系

應 用以"定量使用"的政策來執行規

畫;使用量是根據主觀政策

事先模擬,隨之監測該系統對於

經營活動的反應;以生物、物理

及社會、經濟考量來評估

直 接 反 應

經由長期投資來提高生產力;極

終限制條件是該林地的生物物理

的極限

短期邊際調整;維持各種代替方

案;投資額的合理使用

適用的社會適用於 18 世紀中歐的有階級商

業政治經濟系

適合 20 世紀末 21 世紀的民主、

資本政治經濟體系

(2)生態系經營

生態系經營是一種設計來維護或促進生態系健康、生物歧異度,提高生產力的資源

經營管理系統。在社會、生物及生態、經濟可接受的風險限度範圍內,生產財貨商品和

符合人們需要與慾望的其他價值(American Forest of Paper Association, 1994)。

生態系經營為達成國有林與草生地多目標經營的生態方法。我們必須在使國有林與

草生地表現出歧異度、健康、生產力與保續的生態系原則下,符合人民需求和環境價值

(Dale Robertson, chief of the USDA Forest Service, 1993)。

所以說,生態系經營是一種用生態方法融合人民需求與環境的價值以達成森林目標

經營,更而維護及促進生態系健康、生物歧異度,提高生產力的永續資源經營管理觀念。

而所謂“生態系”係指所有動植物(包括人)和它們所處環境所構成一個共同生活圈,為互相

依賴、彼此影響,共同運作的單元,且是時時變化動態的。在生物、生態容量及經濟、

社會價值可接受的範圍內,生產各種主要的財貨、商品和符合人們需要與慾望的勞務價

值。馮(1997b)指出:生態系經營主要的特點有三:(1)具整合性,整合生物、生態/社會、

經濟/知識、技術;結合研究者、經營者、民眾,各領域之科際整合,並結合空間尺度

與時間尺度的資料於地理資訊系統中。(2)應用多尺度空間決策支援系統,考量不同空間

尺度-全球、區域、地區、林分、單株之量化性態值的現況、功能與變遷,藉以掌握某

Page 16: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6

時點甚或時間歷程裏,各種尺度層級的資料與資訊。(3)適應性經營,基於目前有限的生

態知識與社會價值認知,透過“經營實驗(management experiment)”提供量化、可推測和

預測的資訊,由監測結果來增進知識、技術改良而反覆、回饋、調整經營計劃與經營活

動,以平衡生態系的供需。使經營與試驗研究結合,由實驗研究的設計與經營實務來組

合知識、技術,連結經營策略與生態理論。

資料與資訊那麼多,應收集、調查那些項目,整理分析那些資訊,才能提供生態永

續經營之計劃與監測之所需;所以,需對生態系永續經營的準則與指標(Criteria & Index)

加以探討。《準則與指標可參考附錄1》

貳、資訊系統(決策支援系統)與調查規劃

(一)內容綱要

2-1 調查項目、方法、分析方法與森林資源經營目標

調查的資料

1.社會對土地、森林資源需求資料(Social demand data)

2.資源使用及經營歷史的資料(Resource use management data)

3.資源保護資料(Resource protection data)

4.交通系統和設備(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facilities data resource)

5.植群資源的資料(Vegetation resource data)

6.土壤與水資源的資料(Soil and water resource data)

7.魚與野生動物資源的資料(Fish and wildlife resource data)

8.礦物資源的資料(Minerals resource data)

9.遊樂資源(Recreation resource data)

10.美資源(Amenity resource data)

11.林木資源

參、自然資源的基本調查

(一)非生物內容

1、位置─經緯度、世界橫麥卡托坐標(Universal Transversal Mercator,UTM)

2、地勢、方位、方向、坡向、坡度

(1)地勢(physical feature):a.山脈走向(range);b.溪河(stream, river);c.海拔高(altitude)

(2)方位、方向、坡向

(3)坡度

3、土壤(soil)

(1)土壤種類(土壤圖:土系、土相)

(2)土壤剖面-樣區

(3)土壤結合度

(4)土壤深度

Page 17: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7

(5)土壤沖蝕

4、地質(geology)─岩石

5、氣象

(1)溫度分布(年均溫、七月最高溫、一月最低溫)

(2)降雨量─頻率、強度(年降雨量、夏季雨量、冬季雨量)

(3)風─風向、風速

圖1-7:樹(林木)結構功能圖

光合作用

林地生物量增加群落構造發達

地上部發達

地下部發達

生物的遺體

土壤的形成

動物棲息地和食物 野生動物保育

CO2 吸收

O2 供給

蒸散作用

特殊物質揮發

景觀形成

降低溫度(阻止高溫化作用)

芬多精(保健)

風景、特殊景觀美感環境的指標

微氣候形成

氣候緩和(樹蔭)維持濕度防霧

防風風害阻止防患飛砂害防止吹雪害

雪崩防制潮害阻隔火災塵埃吸著污染物吸附防止噪音崩壞防制浸蝕防制落石防制

森林遊樂(保健休養、心身休養、環境保全、自然保護)自然保育

保安功能(保安環水、水土保持)

野生動物牧草、飼料(自然保護)

土壤的滲透力保水力

洪水防治供給水源保全水質防止侵蝕崩壞防止

集水區經營(水土保全)分解

土壤生產力增大提供木材其他副產品

木材生產(林產物生產)

Page 18: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8

資料分析與調查系統的產出

圖1-8:土地利用規劃樹狀圖(Barncy and Rudolph, 1981)

森林土地規畫

野生動物

地點

經緯度

坡度

坡向

海拔高

河川

道路

多目標經營利用即在求最適利用(Optimum Use)可為 1.不分先後的利用組合(Combination of use)

2.有輕重之分的單獨利用有主次利用之別

山嶽

地質

土壤

無脊椎

軟體

環節

昆蟲

脊椎動物

兩棲爬蟲類

鳥類

魚類

哺乳類

草原

灌叢

森林

物種

族群

群叢

資源需求資源供給

方案 2方案 1 方案 3經營情況

規 劃

水 美 荒野 其他牧草 遊樂林木資源功能

生物因子 社會經濟物理因子 動態因子地位因子

自然 文化動物相 植物相地理 物理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化活動

收穫

控制

燃燒

其他

氣候

沖蝕

病蟲害

其他

Page 19: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19

林地使用優先順序

林地 利用方式

保護、保留

值得保護保留的生態環境與物

保安

水土保持

特殊位置景觀

遊憩

林木、野生動物

綠地、裸地岩石

圖1-9 林地使用優先順序篩選示意圖

Page 20: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0

森林經營事物區劃

圖1-10:森林價值一覽表

森林資源

林木 環境

培育

維護環境

(土、水、生物)

(

保續性)

(

福利性)

保安林

(

經濟性)

經濟林

公益

生態

經濟

保留保護

保護產業

森林遊憩

野生動物

防止火災

(S)

(T)

氧美水

氣質源

(E)

(R)

野生

動物

(F)

(S)

(O)

(E)

(SE)

Page 2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1

三、基本的量度與模式

(一)內容綱要

3-1 量度種類:類別(nominal)、等級(ordinal)、等距(internal)和等比(ratio)

3-2 研究方法與模式

圖1-11:研究方法示意圖 (Gould and Fergurson 1980)

Abstract

Symbolic models

Analog model

Increasing abstraction Increasing realism

Iconic model

Real world

圖1-12:模式建立(model building)之層次

邏輯模式

邏輯推論

理論

推理邏輯結論真實結論

真實世界理論

抽象觀念

推論方法統計方法

試驗

抽象觀念試驗設計

實驗觀察

觀 察統計

推理

Page 22: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2

方案分析過程

圖1-13:經濟模式於森林經營之地位

地理、物理生態、生物社會、經濟法令、規章決策、案例

生物生態調查項目

社會經濟調查項目

潛能、可行性適合性分析

漿

野生動物收穫

遊態休憩收穫

水土保持效應

空氣氣象效應

自然保育效應

財貨(goods) 勞務(services)

成本效益模式

市場評價模式

結果表現是使用價值

非市場假設市場評估模式

成本效益模式

技術經濟影響評估環境

意念存在 價值使用

投入或產出

模式

目標限制

形成森林經營方案

模擬反應生態模式

經濟模式投入產出模式

地區國家就業、所得

效應

取代分析模式

不同方案間的比較結果

選擇方案

計劃

Page 23: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3

林務局組織系統

農委會 文書課行 政 室 事務課

出納課台灣省政府 研考課

農 林 廳 造林課造林生產組 林產課

輔導課林 務 局

林地課林政管理組 保林課

推廣課遊樂課

森林育樂組 保育課服務課保安林課

集水區治理組 治山課林道課計劃課

森林企劃組 調查課資訊課歲計課

會 計 室 會計課 八個林區管理處統計課 羅東林區管理處

新竹林區管理處第一課 東勢林區管理處第二課 南投林區管理處

人 事 室 第三課 嘉義林區管理處第四課 屏東林區管理處第五課 台東林區管理處

八個林區管理處 花蓮林區管理處

農林航空測量所

圖1-14:林務局組織系統

Page 24: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4

圖1-15:林地經營利用方式的決定過程

現 況 調 查

地理環境物理環境

不具理想生物環境的森林

具理想生物環境的森林

需求調查

事前規劃事後規劃

林地利用方式的決定林地分類

經營管理

維持現狀

重於管理林相改良

適地適木樹種組合密度決定栽植方法季節時間人力物力

補植除草除蔓間伐強度,時間修枝強度,時間施肥、噴藥防火、防病蟲害

撫育保護

保護防火防災防病蟲害防人為害

配置理想功能發揮之森林狀況

Page 25: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5

圖1-16:某一特定時間個人的評價路徑(Sinden & Worrell, 1979)

個 人

外在世界具有使用資源之能力

具有需求之知識

個人觀念 態度與規範 社會

對效用與供給所產生的法規與調整效用供給

某個人對某事的反應

不同社會不同環境

大環境

作用於效用與供給的周遭環境

(生物物理特性)

個人的價值觀

Page 26: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6

圖1-17:某一特定時間社會評假的路徑(Sinden & Worrell 1979)

特殊的社會價值觀

不同環境 不同團體

特將法規意念下社會對某事件的反應

彙集 社會觀念

社會道德個人對某事件的價值觀

建立法規 有其自身的需求、資源知識

社 會

外在世界

內在環境個人

Page 27: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7

圖1-18:選擇評價方法的架構

林業評價名詞釋義:

收益(revenue income):林業生產過程中,價值增加後之總額謂之林業經營之收益。

費用(expense cost):林業生產過程中,所投入財物或勞務之代價為收益的來源。

(1)資本支出(費用)(capital expenditure):經營林業期間支付的現金額-造林費用之支出。

(2)收益支出(revenue expenditure):出售林木獲得收益而支出之現金額-如:每木調查費、伐

選費。

利益(profit):一定期間經營之收益-費用:總利益(純利益)。

利潤(gain):總收入-總投入資本(變動、固定):資本利潤(總利潤)。

損失(loss):收益-費用為負。

主觀(subjective)使用價值(value in use):財貨、勞務本身具有的效用→可滿足人類慾望(期望

價、費用價)。

客觀(objective)交換價值(value in exchange):財貨、勞務效用各異→價值不同,價值為交換的

力量(交換的比例、市場價)。

價格(price):財貨之交換價值以貨幣表之。

自由財(free gifts of nature):土地或國有林、原生林之價值,不需花費努力或成本所以與價值

無關,但其價值係由產生之產品價值引申而來的。

效益固定或不重要 機會成本法規(Chap12)

可支用之資料市場價格法(Chap13)直接詢問法(Chap14)淨社會效益法(Chap15,16)

具有市場價格

沒有市場價格需求與供給之觀察資料

推算效益即足夠

如:成本固定或不重要或可忽略

此問題已有許多證實

或甚少研究

推算總效用—(方便)權宜方法(Chap10)expedient method

推算總效用—最厲尖刻方法(Chap11)rigorous method

成本與效益皆可用

同一量度測量

(如有唯一考慮因

每一目標皆有一量度 多目標方法(Chap8)multi-objective method

替換東西的每一性態值皆有一量度

累彙性質方法(Chap9)aggregate characteristicmethod

Page 28: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8

二、實習

實習1:森林評價學在森林學的地位、內容與參考文獻

1-1:知識整理與參考文獻

(1)請由森林牛津十進位分類系統與IUFRO組織中看其地位與內容

(a) Commonwealth Agr. Bureaux (C.A.B.) 1981 The Oxford system of decimalclassification for forestry

(b) IUFRO 1984 IUFRO structure IUFRO news no.45.(2)參閱以下幾本書有關內容與重點:

(a)過孝民 張慧勤 朱惠清譯 1989 環境經濟評估指引--環境、自然系統與發展

(Hufschmidt M.M. 1984 An Economic Valuation Guide Environment NaturalSystems and Development)

(b) Buongiorno and Gilless 1987 Forest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MacMillanpub. comp.)

Chp.16 Analysis of forestry investment p230-253Chp.17 Forecasting the demand and price of wood p254-266

(c) Clutter et al 1983 Timber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PART2:

Financial Aspect of Timber Management p141-197.(d) Davis and Johnson 1987 Forest management 3ed. (Mc Graw-Hill book

comp.) PART 3:Valuation p369-474.

(e) Duerr et al 1982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O.S.U.book stores inc.)p319-338,p403-417

(f) Leuschner and Gilless 1987 Introduction to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JohnWiley & Sons Inc.) PART 1:Forest Valuation p7-127.

(g) Heinsdijk, D. 1975 Forest assessment enter for agricultural publishing anddocumentation ,Wageningen p218-249

(h) Sinden J. A. and A. C. Worrell 1979 Unpriced values-Decision without marketprice John Wiley & Sons.511pp.

1-2:技術演練

(1) 森林評價學研究範圍內,常用雜誌的名稱、刊別、出版單位、住址、目前主編、目

前期別、雜誌置放處等各為何?

如:1.中華林學季刊

2.臺彎銀行季刊

3.臺彎經濟月刊

4.日林誌

5.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6. Economical7. Economic8. Ecological modeling9. Forest Science

10.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age 29: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 web.nchu.edu.twweb.nchu.edu.tw/pweb/users/flfeng/lesson/322.pdf · 1-1 第一章 評價學理論架構 Framework of Forest Evaluation 一、名詞說明:

<01-F-value.doc>

1-29

11.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2. Journal of Land Economics

1-3:參考文獻

(a)國科會 1988 西文科技期刊聯合目錄 16th 國科會技術資料中心

(b)興大圖書館 1988 西文期刊目錄

實習2:森林評價的時機、內容、範圍

2-1:知識整理

(1)何謂效用(utility)?價值(value)?其間關係?

(2)何謂價值?價值的種類?(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等價交換?)

(3)何以要評價?評價方式?評價方法分類。

(4)何謂價格、價錢、成本、費用、收入、收益?

(5)森林有何價值?其評價的時機、內容?

(6)試說明自然資源的價值?

環境資源的價值?

森林資源的價值?

土地資源的價值?

林木資源的價值?

野生動物資源的價值?

水資源的價值?

遊樂資源的價值?

(7)何謂事前、事後評估?

2-2:技術演練

2-3:引用文獻

(a)林子玉 1983 森林評價學 國立中興大學教材 p.3, p.109-113

(b)高叔原 1965 經濟學新辭典 三民書局 p.105-106

(c)過孝民 張慧勤 朱惠清 譯 1989 環境經濟評估指引─環境、自然系統與發展

(d)羅紹麟 1990 林業經濟學講義

(e)只木良己 吉良龍夫 1982 森林─森林環境調節作用 p.27.

(f)四手井綱英 1973 森林的價值 環境科學叢書 p.1-43.

(g) Davis and Johnson 1987 Forest management 3ed. Mc Graw-Hill book comp.p.369-383.

(h)Duerr et al 1982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O.S.U. book stores inc.) p.157-276.(i)Sinden J.A. and A.C. Worrell 1979 Unpriced values- Decision without market price.

John Wiley & Sons.511pp.